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15932 浏览:701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审美能力就是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肩负着美育的使命。美育的维度贯串在语文课程的目标系统之中,构成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进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一、发挥想象感受美

首先,可以先容一些美学知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是小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因此,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前通过小讲座,小故事的形式教给学生简单的分辨美与丑,判定善与恶、识别真与伪的策略。事实证实,学生不仅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够掌握、运用基本的美学常识。譬如,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一起观察,在观察中结合四周自然景物的实际,教给学生感受感受美的常识:红色有一种强烈、兴奋的情调;绿色有一种冷静、稳定的情调;黑色有一种庄重、肃穆的情调。又如高音表示高亢激昂,低音显示深沉稳重;纯正的声音动听动听,嘈杂的声音令人不快……掌握了这些简单的美学知识,有利于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学习中便于理解课文,运用中掌握写作策略。
其次,情感在感受美中发挥动力功能。鲁迅先生说过,“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假如学生缺乏兴趣、情感,就不可能开展任何形式的审美活动。同样是一处荒园,有的学生看它是杂草丛生,断瓦残垣,一副破败荒凉的景象,有的学生却与自己村庄趣事或爸妈小时候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不留意那些破败荒凉的景象,而大写特写小鸟在歌唱,蟋蟀在弹琴,甚至把校园里的一些景象移花接木,加到他们村庄的荒园里,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回忆,先容往事,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去引发他们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去。由此可见,在感受美的能力培养中,美学知识的储备是基础,情感的激发是关键。
再次,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是提高感受美的能力的捷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带孩子到田野去踏青,寻找抽芽吐绿的草木,观赏万紫千红的春花,让学生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如组织学生到五岛公园游览就是一法);秋天登高望远,观赏那明净的秋空、清澈的秋水,绚丽多彩的秋叶,硕果累累的秋实,品味秋色的充实,丰富(如到城南果园一行就是有效的策略)。并且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所写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沉浸在“物我两忘”的美妙情境之中,浮想联翩,流连忘返,以而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大大增强。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上,就有一些渗透美育的课文:《庐山的云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北大荒的秋天》、《长城和运河》、《草原》等。这些课文的教学,可以同时渗透一些美学教育,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以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壮丽的河山。由此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增强,观察力、想象力、创造美的能力将得到进展。

二、激发情感表达美

要感受语文的美,就必须投入到语文中去,随着文字的活动展开丰富的联想,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才能把对语文的理解以感性上升到理性。
表达、创造美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美的感受通过表达以后,学生对美的熟悉就会更加明确,感情也随之深化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要留意到美育与知识传授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具体地说,有如下一些:
(一)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描述,有助于学生理解美,以而激发表达美的。比如《钱学森》一课,假如老师描述一下当时的背景,先容一下钱学森的人格、气质,课文中钱学森那执著科学,热爱祖国的崇高形象就会引起孩子的共鸣,以而顺其自然地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感受其中的道理。在有些课文中,叙述比较具体的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复述;文中那些叙述比较精炼的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在形象的感染中受到美的教育,又可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达到一箭双雕之效。
(二)在平时的练习中领略创造之美。呆板的浅析、讲解,不如通过生动的描绘、渲染,再现文中的情景,激发学生创作的,让学生和作者一起“下水”作文。固然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够写出那样的文章,但在这过程中,学生将会更加主动地去探讨把握作者的思路,自己感受到创造之美,并在广阔的天地里驰骋。
如学习《泉城》这一课后,形态各异的清泉,晶莹剔透,美丽的小城成了孩子们心驰神往的地方。随后,我把学生带到公园的一角(看图作文),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作策略写作。结果,孩子们写得有条有理,以整体到细节,理解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要注重诵读,诵读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作者的情感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声韵、节奏体现出来。读时,那浓厚的抒怀色彩轻易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储有着幼小心灵里的美好事物,使美的方式能够“内在”为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以而进展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体现力。
杜威说过:“假如一双眼睛经常看到样式和色调优美雅致,而且和谐的目标时,自然就会生长出审美的标准来了。”因此,教师的审美修养和优美的校园环境都是孩子审美能力进展的基础,这里就未几讲了。
总之,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语文中的美感和个人情感的体验。通过对语文真善美的追求与熟悉,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二十一世纪是竞争进展的世纪,只有培养出全面进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时代对教育的期望。
(责编韦淑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