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6161 浏览:206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进展思维。”而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偏差:过分夸大内涵理解和人文感悟,而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这种“自得而忘言”的失衡并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语文的学科性特点,既要立足工具,又要弘扬人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练习。
一以读为本,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叶老的话明确地揭示了语文学习贵在读书。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实践,理解抽象的语言符号,感悟语言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中,培养语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例如,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寨沟》以生动的笔触,重墨浓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绮丽美妙的自然景观。课文语句清新,词藻华美,怎样把课本中的词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呢?笔者通过多媒体画面向学生展示九寨沟迷人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九寨沟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然后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在读中欣赏画面,感悟语言。学生不知不觉地沉醉在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之中,朗读让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文本语言不断内化。
再如课文《北大荒的秋天》,文中有很多体现色彩的词,细腻生动地描摹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也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银灰”“橘黄”“血红”“绛紫”,流云色彩的变化多端、美不胜收跃然纸上。再如写榛树叶子的语句:“……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一团火红,写尽了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在教学中,对于景物的特点,我们无需作过多的浅析,更多的时间应该让学生朗读,通过朗读这些词句来熟悉、理解、感悟,再通过诵读把自己熟悉到的、理解到的、感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二细读文本,品味语言
中国的语言文字最有意味,绝大多数汉字不仅具有生动的表象,而且还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牢牢围绕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推敲品味,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遣字用词巧妙的同时,不断练习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练习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掌握赏析文本语言的策略,既能够在字面上反复推敲字义词解,又能够以内涵上仔细揣摩意境情感。而通过细读,则是一种科学公道的“捷径”。
例如,苏教版第五册课文《拉萨的天空》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一个“碰”和“摸”字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离天空仿佛近在咫尺,天空湛蓝、透亮,蓝得“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掬”“捧”两字的巧妙组合,一下子把天的蓝、天的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征服了无数的小读者。更奇妙的是,课文通篇都是为了体现拉萨的天空蓝的特点,但全文语言句句细腻生动、意味深远;用词丰富正确,妙喻传神,令人遐想。
三拓展练习,运用语言
语文学习最根本的任务是进行读和写的练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反复夸大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古人云:“记诵者,学问之舟也。”背诵是语言积累的基本策略,通过指导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写作策略,提高阅读能力,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增强记忆能力。
当然,积累是为了运用,为了不断强化和巩固语言的积累,平时我们应多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找准突破口,不断激发学生表达和练笔的。主要的形式有:(一)围绕文本主题拓展。如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可以拓展学习一些其他的送别诗;学习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时拓展先容关于给予和奉献的名人名言,或者让学生设计个人名言;教学《第一次抱母亲》后,可推荐学生阅读萧云儒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丰子恺的《母亲》等文章,加深情感体悟,畅谈阅读感受等;(二)丰富语文学习形式。如学习了《小稻秧脱险记》后,可组织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学习了《航天飞机》后,可以让学生在进一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练习以《航天飞机的自述》写写科普小品文等;(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教学《云雀的心愿》时,可围绕环保方面,开展一次“我为环保献一计”的专题活动,写环保倡议书等。
总之,语言练习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实实在在地练习语言,指导学生理解、感悟、品味、运用,才能让学生“言意兼得”,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王芸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