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5577 浏览:198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虚拟学习社区是信息化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科学、公道的虚拟学习社区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热门问题。虚拟学习社区是处于时空准分离状态的师生通过网络交互“聚居”在一起而形成的网上学习社区,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电子“疆界”,集聚着一个群体,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文化理念。虚拟学习社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交互,而不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只能提供一定的电子“疆界”,而交互才是积聚人群,形成文化,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熟悉交互结构,设计交互结构是开发交互结构系统、建设科学公道虚拟学习社区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主体性的提升和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题,它影响着、规定着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结构。从目前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交互结构固然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不利于学习者主体性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结构似乎有利于学习者主体性的培养,但是又不利于学习者基础知识的学习,终极同样不利于学习者主体性的提升。从思维范式的视角来看,虚拟学习社区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交互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结构都是在“主体——客体”思维范式的引领下构建的,在这一思维范式的统摄下,即使我们主观上愿意将学习者作为主体来培养,但是客观上又不自觉地将学习者作为客体来熟悉,依据学习者客体发展规律来构建交互结构系统、培养其主体性显然是一个悖论。因此,我们应该在“主体间”思维范式的引领下,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系统,形成、发挥和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是对教、学并重交互活动的结构化表达,它抽象于具体的教、学并重交互活动,又具体于教、学并重的教育思想,是沟通交互实践与交互理论的“桥梁”。不仅如此,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来看,“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本身也具有不同的抽象“层次”类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划分“教、学并重互结构”的抽象“层次”类型,探究“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是建设科学公道“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系统的必然要求。“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是虚拟学习社区所有交互结构共同深层结构的“表层结构”,因此,通过对师生单边交互结构与双边交互结构的分析,我们抽象出了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的共同深层结构,并以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基本教育哲学理念为指导,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模型,该模型是由从具体到抽象三个层次的交互(操纵交互、信息交互与概念交互)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结构体系。操纵交互是其它所有交互发生的基础和条件;信息交互是在操纵交互基础上展开的,信息交互存在的目的是促使有效概念交互的发生,设计、开发科学公道的信息交互系统是保证有效概念交互的重要条件;关注概念交互的结果是研究其它交互是否促进有效学习、是否促进学习者主体性提升的关键,它是考察其它交互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模型为我们进一步探究虚拟学习社区交互规律提供了新的思维框架,同时,明确了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系统建设的重点。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表层结构实际上由深层结构的变换而天生|教育论文网|和建构的。由于操纵交互的必不可少性,以及概念交互天生|教育论文网|于信息交互之中,因此,表层结构的推演主要由信息交互构成要素的变换及其相互关系的转换而天生|教育论文网|的。同时,由于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学习者,所以学习者与内容之间的交互就成为推演虚拟学习社区交互表层结构类型的起点,即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的深层结构向交互的表层结构转化的起点。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推演表层结构的基础上,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视角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目前急需开发的两类“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表层结构——协作式学习的表层结构与探究式学习的表层结构,并设计了相关案例,为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创新在于:第一,第一次从结构的视角探究了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子系统,从理论上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及其概念和特征。第二,分析了目前虚拟学习杜区交互活动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构建了“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理论模型。第三,论证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确定了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起点”,提出了“转化”的法则。【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交互交互结构深层交互结构表层交互结构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
【论文提纲】:摘要3-5Abstract5-11第1章绪论11-281.1选题背景和理由11-151.1.1选题背景11-121.1.2选题理由12-141.1.3研究切入点14-151.2研究现状分析15-251.2.1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15-241.2.2存在的问题和启示24-251.3研究目的与内容251.3.1研究目的251.3.2研究内容251.4研究思路与方法25-281.4.1研究思路25-261.4.2研究方法26-28第2章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的解读28-432.1虚拟学习社区28-342.1.1社区与虚拟社区29-322.1.2虚拟学习社区32-342.2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及其特征34-432.2.1交互34-392.2.2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的含义及其特征39-43第3章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子系统分析43-543.1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概念和特征43-453.1.1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结构研究的出发点43-443.1.2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概念和特征44-453.2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子系统45-543.2.1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46-503.2.2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50-54第4章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公道性审视54-744.1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近结构54-574.1.1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近结构内涵54-554.1.2多样的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近结构554.1.3分层的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的近结构55-574.2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三类基本交互结构57-634.2.1虚拟学习社区现行的两类交互结构57-614.2.2教、学并重的交互结构61-634.3“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公道性审视63-744.3.1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主体性63-674.3.2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主体性: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并重交互结构”中天生|教育论文网|的结果67-74第5章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深层结构模型的创建74-855.1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75-765.1.1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75-765.1.2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765.2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的深层结构76-805.2.1虚拟学习社区中师生双边交互结构中蕴涵的深层结构77-785.2.2虚拟学习社区中师生单边交互结构中蕴涵的深层结构78-805.3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模型80-855.3.1虚拟空间环境815.3.2“教、学并重交互结构”深层结构模型中的主体与客体81-825.3.3“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层次82-835.3.4“教、学并重交互结构”的深层结构模型给我们的启示83-85第6章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并重交互结构”表层结构的探究85-1096.1虚拟学习社区交互表层结构类型的天生|教育论文网|85-896.1.1对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关系的进一步分析85-866.1.2虚拟学习社区表层交互结构类型的天生|教育论文网|86-896.2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式学习的表层结构及设计案例89-986.2.1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式学习及其特征89-906.2.2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式学习的表层结构90-956.2.3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式学习表层结构的设计案例95-986.3虚拟学习社区探究式学习的表层结构及设计案例98-1096.3.1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探究式学习98-1006.3.2虚拟学习社区探究式学习的表层结构100-1056.3.3虚拟学习社区中探究式学习表层结构的设计案例105-109第7章结语109-1137.1本研究已经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与不足109-1107.1.1已经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创新109-1107.1.2不足之处1107.2本研究对构建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理论体系的启示110-113参考文献113-119附录119-127致谢127-128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12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