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价值链国际产业转移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6419 浏览:22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国际产业转移是涉及多主体、多空间、多学科的复杂经济现象,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前沿热门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大规模承接与实施国际产业转移,我国融入了全球价值链,成为了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经济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输入性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压力、对外贸易摩擦、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二战后,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实践证实通过介入以比较上风原理为基础的国际产业转移,产业移出国与产业承接国能够实现双赢,其对于双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均能产生积极影响。鉴于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客体正逐渐从产业(或产品)向全球价值链的组成环节深化,本文构建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特征、趋势、动因、模式、效应以及决策因素等一系列问题,以期为我国更好的承接与实施国际产业转移提供鉴戒,为我国在当前复杂国内国际环境中逐步摆脱面临的困境,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且回顾了国内外对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成果,提炼出全球价值链与国际产业转移的耦合点,为本文的分析框架提供支撑。第2章为本文研究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归纳并评述了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发展历程。首先先容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理论与模式理论;接着从概念界定、治理结构、驱动因素与创新发展四个层面评述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成果。第3章是以前文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界定与归纳。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是是跨国公司为获取更高利润空间,通过构建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将价值链某环节进行转移的过程;主体多元化、客体深层化、模式网络化、动因复杂化、环境优越化和效应多级化是其特征;并呈现向全球价值链更深层次发展、整合与优化配置资源手段多样化、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趋势。第4章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国际产业转移动因、模式与路径的再思考。首先,利用全球价值链驱动力学说分析国际产业动因,以为|教育论文网|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国际产业转移根本原因,但价值链驱动力的不同导致利润最大化的实施路径存在协同性与差异性;其次,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为基础,将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划分为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和等级制五种类型,而国际贸易与投资构成了其主要实现路径。第5章是本章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归纳,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出国产生了促进就业传导、平衡国际收支、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企业利润以及推动技术(品牌)创新等正向效应,并可能诱发竞争力陷阱、产业空心化以及失业困境等负向效应;其对产业承接产生了产业集聚、制度优化、竞争引致、产业关联、结构优化、要素注入、技术溢出和观念更新等正向效应,并可能诱发扩大发展差距和低端价值锁定等负向效应;总体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对双方利大于弊。第6章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决策因素的研究,本文在通过利用相关理论,建立国际产业转移目标区位与目标产业静态与动态决策分析框架。研究表明:经济因子、政策因子、社会因子、技术因子和资源因子是目标区位静态决策因子;利益因子、趋势因子和效应因子是目标产业静态决策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本文分别建立了目标区位和目标产业的静态决策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利用实物期权博弈的相关理论,本文跨国公司目标区位与目标产业动态决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实力相当的两家同行业跨国公司目标区位动态决策最优方案是共同等待、同时投资,形成协同转移均衡形式;在目标市场上存在先导企业,并具备一定“在位上风”条件下,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易于采用抢先转移,做出对抗性回应的动态产业决策;采购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的跨国公司易于采用抢先转移,做出合作姿态的动态产业决策。第7章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首先是对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现状的概括与描述,勾画|语文教学论文|出了中国国际产业转移行业轮廓与区域轮廓;第二,对影响我国东部10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规模、教育水平、科研创新、基建水平、优惠政策、开放水平、行政能力、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等因素共同构成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力;工资水平、土地稀缺性以及失业率等因素共同构成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碍力;在促进力中,教育水平、科研创新、基建水平以及优惠政策对其贡献较大;在阻碍力中,成本因素对其影响较深。最后,从宏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优化、产业的价值链升级以及促进技术进步等层面论述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第8章是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对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现阶段中国决策层必须努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以及建立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良性互动机制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在微观层面东部企业必须向功能与部分升级迈进,可以从基于OEM的能力提升、从OEM向ODM转变、综合发展DMS与EMS、培育自有品牌实现OBM以及实现价值链部分升级等方面着手;中西部地区应该从发挥比较上风降低转移成本、优化基建设施搭建转移平台、培育上风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以及注重科技创新培育多元人才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承接和实施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达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最后,进行了全文总结、创新归纳与研究展望。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是:(1)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国际产业转移微观层面概念界定、特点归纳与趋势分析;(2)基于全球价值链驱动理论的动因机理分析;(3)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的模式划分与分析;(4)国际产业转移静态与动态决策因素分析与决策模型构建。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后续研究可以从以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的多个层面入手进行深化。【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产业转移转移效应转移动因决策因素
【论文提纲】:摘要5-8Abstract8-17第1章绪论17-37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7-221.1.1研究背景17-201.1.2研究目的20-211.1.3研究意义21-22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2-321.2.1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22-291.2.2全球价值链相关研究综述29-311.2.3扼要评述31-32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径32-371.3.1研究的主要内容32-361.3.2研究的技术路径36-37第2章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37-502.1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38-442.1.1国际产业转移动因论38-422.1.2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论42-442.2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44-492.2.1全球价值链概念理论44-452.2.2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45-462.2.3全球价值链驱动理论46-482.2.4全球价值链创新理论48-492.3本章小结49-50第3章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特征与趋势50-623.1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转移内涵及特征50-593.1.1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内涵50-523.1.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特征52-593.2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产业转移发展趋势59-613.3本章小结61-62第4章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与路径62-824.1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62-734.1.1生产者驱动视角的分析63-674.1.2采购者驱动视角的分析67-714.1.3协同性与差异性分析71-734.2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与路径73-814.2.1研究成果回顾73-754.2.2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划分75-814.3本章小结81-82第5章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82-1025.1产业移出国效应83-915.1.1产业移出国的正向效应83-885.1.2产业移出国的负向效应88-915.2产业承接国效应91-1005.2.1产业承接国的正向效应91-975.2.2产业承接国的负向效应97-1005.3国际产业转移的综合效应100-1015.4本章小结101-102第6章国际产业转移的决策因素102-1196.1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目标区位决策102-1116.1.1目标区位的决策原则103-1046.1.2目标区位的静态决策因子及相关决策模型104-1096.1.3目标区位决策的动态期权博弈分析109-1116.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目标产业决策111-1176.2.1目标产业的决策原则111-1126.2.2目标产业的静态决策因子及相关决策模型112-1176.3本章小结117-119第7章中国国际产业转移实证研究119-1667.1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120-1447.1.1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分布122-1307.1.2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分布130-1447.2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44-1547.2.1模型设立与变量选择145-1477.2.2数据选择与处理147-1507.2.3回归分析与结果评价150-1547.3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154-1657.3.1宏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优化层面154-1577.3.2中国产业的价值链升级层面157-1607.3.3促进技术进步层面160-1657.4本章小结165-166第8章促进中国国际产业转移对策思考166-1828.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宏观对策167-1738.1.1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167-1708.1.2推动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170-1728.1.3建立东中西部良性互动机制172-1738.2东部沿海地区的对策建议173-1778.2.1基于OEM的能力提升1748.2.2从OEM向ODM转变174-1758.2.3综合发展DMS与EMS175-1768.2.4培育自有品牌实现OBM1768.2.5实现价值链部分升级176-1778.3中西部地区的对策建议177-1818.3.1发挥比较上风降低转移成本1788.3.2优化基建设施搭建转移平台178-1798.3.3培育上风产业形成产业集聚179-1808.3.4注重科技创新培育多元人才180-1818.4本章小结181-182第9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182-1879.1全文总结182-1859.2主要创新点1859.3研究展望185-187致谢187-188参考文献188-198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介入的科研项目198-199发表的论文198介入的课题198-199附录199-22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