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在中国历史与现实之省思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5011 浏览:154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的科学主义思潮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方科学主义东渐的结果。它是在对西方科学主义的基础主义熟悉论和科学方法万能论直接默认的基础上把科学的价值扩张极端化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曾一度充当了中国人的价值权威,直到现在仍然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起着深层次的作用,其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由于人们对科学主义存在不同理解,因而褒贬不一。事实上,科学主义与“求真”的科学和“怀疑、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存在着本质差异。在我们看来,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对科学主义是大势所趋。在中国时下的语境中探讨科学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的论证条件|教育论文网|就是:中国科学主义尽管在本质和内涵上与西方科学主义基本一致,但是却由于文化根基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境遇。以此为立足点正确把握中国科学主义的特色、深刻反思中国科学主义的价值极端化所带来的种种后果对当前的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在这样的宗旨下,本文力求深入剖析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寻求科学主义公道的超越模式从而应和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时代主旋律。文章在对科学主义概念厘定和扼要追溯其在西方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历史与逻辑两条线索全面审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在历史的视域中,首先从科学的价值迎合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迫切期望和中国实用理性的务实传统与科学主义的会通两方面揭示了科学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严复和康有为两个典型个案的分析,明确指出:中国科学主义破土而出之际正是维新思潮盛行之时。科学主义在五四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积极活动和“科玄论战”确立了至尊的地位。随后的中国科学化运动、新启蒙运动和新主义革命体现了科学主义实践转向的趋势。而在建国后至“”前,科学主义却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历了兴衰沉浮。“”结束后,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思想解放运动展开了延续至今的科学主义的讨论和反思。科学发展观就是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对科学主义反思的成果,体现了对科学主义的超越。在逻辑的维度上,文章主要阐发了科学主义与中国社会诸领域的激荡与渗透。主要包括:在哲学科学化与科学哲学化双向互动中科学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起的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主义对教育的渗透以及教育对科学主义传播的推动;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呈现科学化的倾向;而科学主义与中医存废之争则体现了中医科学化的企图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抵制。最后,通过中西方科学主义的比较逻辑地归纳出中国科学主义的特色所在。并着重指出:尽管科学主义曾经对思想解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诸如社会的、的、生态的种种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科学主义展开全面的批判并积极地寻求其超越路径。这个路径就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价值指归的科学人文主义。这个美好的理想正是通过在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目标指引下自觉地寻求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契合点来实现的。【关键词】:中国科学主义历史现实科学人文主义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7ABSTRACT7-9导论9-31一、问题的提出9-12二、研究历史与现状12-21三、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21-27四、主要研究方法27-28五、创新与不足28-31第一章科学主义及其历史流变31-53第一节科学主义的概念厘定31-40一、熟悉论的基础主义35-37二、方法论的普适主义37-38三、价值论的扩张主义38-40第二节科学主义的哲学渊源40-45一、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之源头40-42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理性的夸大|教学论文网|42-43三、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中的科学主义倾向43-44四、康德哲学的科学主义萌芽44-45第三节科学主义形成和演变45-53一、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形成的标志46-47二、逻辑实证主义——成熟形态的科学主义47-48三、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转向——科学主义由鼎盛向衰落的转折点48-51四、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对科学主义的颠覆或消解51-53第二章科学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脉络(上)53-75第一节科学主义在中国天生|教育论文网|的历史必然性追寻53-59一、直接契机的省察54-56二、内在依据的追寻56-59第二节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孕育59-65一、西学东渐为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孕育提供了历史舞台59-63二、明清实学与科学的互动——科学主义在中国天生|教育论文网|的历史准备63-65第三节科学的形上意蕴——中国科学主义形成65-75一、从"格致"到"科学"——科学主义形成的词义考辫66-69二、维新科学观中对科学的形上理解69-75第三章科学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脉络(下)75-109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科学主义的盛行75-89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主义普遍认同之特殊历史境遇76-79二、中国科学社——科学救国梦中科学主义信念的初步践履79-84三、"科玄论战"——科学主义权威的终极确立84-89第二节30年代的"科学救国"与科学主义的实践转向89-96一、中国科学化运动:科学走向社会90-92二、新启蒙运动与新主义——民族运动的科学化和大众化诉求92-96第三节建国后科学主义的曲折经历96-109一、""前科学主义在实践中的沉浮与兴衰97-101二、""后科学主义的争论与反思101-109第四章科学主义与中国社会诸领域的激荡与渗透109-141第一节科学主义与哲学的渗透与交融109-116一、哲学的科学化与科学的哲学化109-112二、科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112-116第二节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科学主义与教育的双向互动116-125第三节史学科学化——科学主义对历史学研究的影响125-130第四节科学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130-134第五节科学主义与其他诸领域的交叉渗透134-141第五章总结与反思141-161第一节中国科学主义的特质141-145第二节科学主义的反思与批判145-153一、理论视角的批判147-148二、社会视角的批判148-150三、视角的批判150-151四、生态视角的批判151-153第三节科学主义的超越——科学人文主义153-161一、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超越科学主义的必要性153-156二、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与科学人文主义156-161参考文献161-165后记165-16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