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32810 浏览:1548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残疾大学生教育公平和政治权利的实现,关系到残疾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深度和广度,也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目前,学术界对于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自发状态,相关研究局限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人格特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微观点上的研究,还没有人从全面的视角对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鉴于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本文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致力于对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系统研究。本文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范式进行融合,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和特殊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其次,探索性、开创性地从整体上构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模式,从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原则、意义等角度对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较为全面的界定。最后,对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成绩和经验、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对加强和改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关思路和对策。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分五章。导论及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分析了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对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并对本文研究的理论鉴戒、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研究创新点和难点进行了说明。第一章探讨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本文所指的残疾大学生包括听障大学生、视障大学生、肢残大学生三类,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从残疾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为重点,以残疾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为核心,塑造残疾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教育实践活动。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目标是塑造残疾大学生的和谐人格;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五条相对特殊的原则:人性|教育论文网|主义原则、全纳教育原则、支持性原则、个别化教育原则、生活化原则。第二章从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两个角度分析了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社会意义: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残疾大学生权益的有效途径;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其次,残疾大学生具有两个方面的个体意义: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残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满足残疾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第三章对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历史考察。我国的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模式为依据,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分为“随班就读模式”、“班系模式”和“学院模式”三种模式。二十多年来,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残疾大学生“三观”教育不断加强、残疾大学生“四自”精神不断提高、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逐步改善、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残健融合”教育理念基本落实;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五条经验:高等特殊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思想、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继续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相关学科理论鉴戒。第四章探讨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和残疾大学生自身素质两个方面都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体制机制方面,政策法规建设严重滞后,管理体制责权不清,经费保障不充分,教育实践一般化,工作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残疾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残疾大学生心理障碍较多,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政治素质有待提高。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受到社会、教育、家庭、个体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方面,人们对残疾人存在不科学看法,残疾人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因素方面,特殊教育价值取向不尽公道,高等特殊教育实践存在偏差,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不够;家庭因素方面,很多残疾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教育方式不公道;个体因素方面,生理缺陷影响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影响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残疾大学生政治素质提高。第五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加强和改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第一,优化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全社会树立现代文明残疾人观;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建立家校合作机制。第二,深化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重视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注重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加强特殊语言研究;开发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第三,拓展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发挥残疾大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开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残疾大学生身心的调节作用;发挥社会志愿服务的实践功能。第四,加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优化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提高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健全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机制。第五,加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建设:明确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制订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加大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关键词】: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意义问题
【论文提纲】:摘要4-7Abstract7-14导论14-25一、选题背景14-19二、研究现状评析及研究的理论鉴戒19-22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22-23四、研究创新点和难点23-25第一章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25-57第一节残疾大学生25-29一、残疾大学生界定25二、残疾大学生的规模、学习层次和教育安置模式25-27三、残疾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认知特征27-29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和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9-34一、思想政治教育29-31二、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1-34第三节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34-57一、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34-41二、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41-49三、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49-57第二章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57-77第一节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57-70一、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57-59二、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残疾大学生权益的有效途径59-62三、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62-65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65-70第二节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个体意义70-77一、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残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70-72二、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满足残疾大学生的精神需求72-77第三章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77-87第一节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回顾77-79一、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始77-78二、三种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点分析78-79第二节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绩79-82一、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制"初步建立79-80二、残疾大学生"三观"教育不断加强80-81三、残疾大学生"四自"精神不断提高81四、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步改善81五、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81-82六、"残健融合"教育理念基本落实82第三节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经验82-87一、高等特殊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思想82-83二、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83-84三、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继续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84-85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85-86五、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相关学科理论鉴戒86-87第四章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87-115第一节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87-102一、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87-96二、残疾大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96-102第二节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102-115一、社会因素102-106二、教育因素106-110三、家庭因素110-112四、个体因素112-115第五章加强和改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115-136第一节优化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115-120一、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115-116二、全社会树立现代文明残疾人观116-118三、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118-119四、建立家校合作机制119-120第二节深化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120-123一、重视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120-121二、注重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121三、加强特殊语言研究121-122四、开发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122-123第三节拓展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123-129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123-124二、发挥残疾大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124-125三、开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125-126四、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126-127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残疾大学生身心的调节作用127-128六、发挥社会志愿服务的实践功能128-129第四节加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129-132一、优化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129-130二、提高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130-131三、健全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机制131-132第五节加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建设132-136一、明确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132-133二、制订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133-134三、加大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134-136结语136-137主要参考文献137-146后记14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