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潮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5755 浏览:202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清末民初的军国民教育思潮是培养国民的军人素质、寓兵于民、全民皆兵的爱国教育思潮。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武的优良传统,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熟悉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尚武崇军的重要性,起而提倡军国民教育。社会达尔文主义传入后,“生存竞争”、“优越劣汰”等观念激起了国民的民族危机感,为军国民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德、日等近代国家或为了建立统一国家或为侵略扩张,大都实行军国主义教育,为军国民教育起了鉴戒作用。但军国民教育与军国主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拒俄运动为军国民教育思潮形成的直接原因。在知识分子的大力鼓吹、政府的倡导及民众的积极介入下,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的社会思潮。军国民教育思潮在清末民初历经五个时期。1904年前,军国民教育只是个人的倡导,社会反应不大,为早期宣传;1904年后,由于政府的倡导,报刊的宣传也较以前广泛,社会各界反响较大,相继成立了一系列社团,这一思想趋于成熟,民国成立前夕已深入人心。1912年到1914年,中华民国成立,封建帝制被推翻,革命任务完成,对军国民教育为守旧|英语教学论文|的提倡,从宣传角度来看,已不及清末。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为抵御外侮、武力统一中国,袁世凯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有复兴势头。1919年,德国战败,和平呼声高涨,国人以为世界可永享太平,无须再提倡武力,军国民教育鲜有人提及,趋于衰落。军国民教育思潮批判传统柔性文化,提倡尚武精神,增强国民体质,在学校中实施军事体育,教授军事知识,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军事练习,使学生和普通民众具有军人品德与能力,寓兵于民。军国民教育思潮在一定意义上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气力|教学论文范文|,改变国民重文轻武、以当兵习武为耻的观念,“尚武崇军”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近代体育走向社会,唤起了人们的国家意识,增强了民众的爱国情感,国防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国防近代化。我国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增强人们的国防观念,提高人们尚武参军的积极性,加强国防体育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军国民教育思潮民族危机尚武崇军革命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社会风气国民性国防近代化国防教育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5ABSTRACT5-7序言7-11一、军国民教育思潮的起因11-20(一)传统尚武习俗的影响11-13(二)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13-14(三)德日等军国主义教育的影响14-16(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16-18(五)拒俄运动:军国民思潮兴起的直接原因18-20二、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发展脉络20-35(一)清末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兴起及其成熟20-29(二)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潮的继续发展及其衰落29-35三、军国民教育的主要内容35-44(一)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35-39(二)在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技能练习39-41(三)重视学校体育41-43(四)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军事练习43-44四、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历史与现实意义44-50(一)壮大了革命气力|教学论文范文|44-45(二)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变45-46(三)有助于国民性的改造46-47(四)促进国防近代化47-48(五)对我国现阶段国防教育的启示48-50结语50-53参考文献53-57后记57-60原创性声明60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6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