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社会认知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6139 浏览:187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工作为一种新的产业阶层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的出现,由于农民工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对他们的研究近来已经成为热门,国内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较少,为数未几的心理学研究大部分侧重于定性的分析,开展量化研究的很少。着眼于农民工心理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工的社会认知状况进行了尝试性的量化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农民工社会认知状况的特点,提出了改善农民工社会认知状况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引导对策。本文首先综述了关于农民工社会认知状况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农民工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农民工是在城市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但是户口在农村的学历普遍较低的群体,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活动|教育教学论文|性、弱势性和社会性,接着对国内外关于农民工社会认知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当前研究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然后给出了本研究的基本构思和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如下:从心理学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来探讨农民工的认知状况和认知特点,并且分析影响其社会认知的因素,提出解决其社会认知中不公道方面的对策,是研究农民工的一种新的视角。另外,从心理层面分析农民工的心理活动,发现农民工在不同时段需要引导和帮助的地方。因此从理论价值到实际价值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之处。自编的《农民工社会认知问卷》和《农民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问卷》较为全面反映了农民工社会认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两个问卷都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达到了心理丈量|教学论文网|学的相关要求。通过对不同行业共计396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进城农民工主要以男性农民工为主,大都已经结婚,他们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年龄以25-45岁之间为最多,每个月的经济收入大部分在1500以下,有过不止一次的打工经历,打工时间多在3年以上。对他们的社会认知状况和影响他们社会认知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因素发现,农民工社会认知主要由5个方面的因素组成,分别是对内心感受、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城乡差别以及生活现状的认知。而影响农民工社会认知的除了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等人口学因素和职业、收入、打工时间等社会学因素外,主要还有7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疏离、人际关系、个人期望、向往程度、个人准备、语言适应以及生活习惯。农民工的社会认知状况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学历和不同打工次数、打工时间、职业以及不同收入的农民工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男性农民工的社会认知状况要比女性农民工更加健康和积极,年龄较大的、已婚的、学历程度为初中的、打工时间长的,收入高的农民工比年龄较小的、未婚的、学历程度为高中或者中专的、打工时间比较短的、收入较低的农民工在总的认知状况上要更加健康和积极。在各影响因素中,对农民工社会认知影响的大小依次是:疏离、人际关系、个人期望、语言适应、个人准备、向往程度和生活习惯。这些因素对不同个人背景的农民工影响也不一样,且个体差异较大。最后,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如何改善农民工社会认知状况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总体上来说改善农民工社会认知状况必须从政府、社会和农民工本身三管齐下,各方面都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缺一不可。【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内心感受疏离引导对策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7Abstract7-9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9-281.农民工相关研究9-141.1农民工出现的背景与规模9-101.2农民工的概念10-121.3国内关于农民工的研究12-142.社会认知相关研究14-182.1社会认知定义14-152.2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围152.3社会认知的相关理论15-182.3.1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62.3.2目前社会认知研究现状简括16-183.农民工社会认知研究18-263.1国外关于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人口社会认知的研究18-223.1.1关于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人口文化适应的研究18-213.1.2其他关于外来人口认知的研究21-223.2国内关于农农民工社会认知的研究22-253.2.1农民工的心理特征研究22-233.2.2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23-243.2.3其它相关研究24-253.3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25-264.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6-284.1研究目的26-274.2研究意义27-28第二部分研究构思28-311.理论构想28-291.1农民工的社会认知的维度与内容281.2影响农民工社会认知的因素28-291.3教育引导对策和建议292.研究对象293.调查内容294.问卷发放及回收29-304.1调查方法294.2质量控制29-305.数据输入及处理30-31第三部分问卷分析31-451.问卷编制及施测31-321.1收集资料311.2访谈311.3信息归类与项目编制311.4项目词义修正及问卷确定31-322.问卷的信、效度分析32-452.1项目分析32-342.1.1一致性分析32-332.1.2区分度33-342.2因素分析34-422.2.1适当性检验34-362.2.2因素数目的确定36-412.2.3因素结构确定及命名41-422.3问卷的信、效度分析42-442.3.1问卷的信度422.3.2问卷的效度42-442.4小结44-45第四部分数据分析45-591.城市农民工描述统计分析45-472.农民工社会认知状况分析47-512.1农民工社会认知状况的总体描述47-482.2不同人口学背景农民工社会认知差异考察48-502.3不同社会学背景农民工社会认知特点50-513农民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研究51-593.1影响农民工社会认知的人口学和社会学因素513.2社会认知影响因素研究51-553.2.1直接影响51-533.2.2间接影响53-543.2.3路径分析54-553.3影响因素的特点分析55-593.3.1不同人口学背景农民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特点55-563.3.2不同社会学背景的农民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的差异56-59第五部分讨论59-721.关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592.关于农民工社会认知的特点59-693.农民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的特点69-72第六部分教育引导对策72-791关于农民工的疏离感72-742关于影响社会认知的经济收入问题74-763关于农民工的个人发展764关于农民工的学历、职业的改善76-775关于初次打工的农民工77-786提升农民工自身的素质78-79第七部分结论与不足79-801.结论792.不足79-80参考文献80-84附录84-87后记87-8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