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舞阳舞阳农民画进展目前状况及其产业进展方向小结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8278 浏览:258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地处中原的河南省舞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积淀。在舞阳县境内,原始彩陶、泥塑、剪纸、绘画图案以及刺绣、门神画等民间艺术美不胜收,形成了深厚的民间艺术传统。舞阳农民画正是从这些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在保留原生性民间文化基因的同时,又将现代审美意识蕴含其中,使之不断呈现出勃勃生机,并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民画 线职称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语言 色彩 产业发展
1674-4810(2013)24-0007-02
一 引言
舞阳农民画家以质朴浪漫、大胆奇特的想象,奔放豪迈、憨厚朴实的气质,粗壮有力、灵活奇巧的双手,创作出了一幅幅泥土芬芳的舞阳风情画卷。创作者以其丰富的主观想象为前提,对其造型进行大胆的变形夸张,稚拙简约,有些虽显得不合常规但又合乎情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画面内容别出心裁,结构超越时空,平面布置,极富装饰性,色彩运用明艳、热烈,象征寓意含蓄悠长。

二、舞阳农民画的发展历程

纵观舞阳农民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壁画”著称的舞阳县绘画者把以墙壁为载体的壁画创作转移到纸上来。但是该阶段的绘画只是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农民一手拿锄头,一手执画笔,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用最简单的图案表现出来”,这便是对当时农民绘画者的生动形象的描绘。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农民画也开始在艺术层面上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舞阳农民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有关人士的重视。在这一阶段中期,作品吸取了前一时期的经验教训,在承袭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元素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绘画的一些技法、技巧,可以看到许多民间工艺的影子,这和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密不可分。
现阶段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为农民画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创作资源。舞阳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内容多种多样,有表现民间歌谣、民间习俗的,也有表现农村风情、风俗、农事生产、农民生活的。在此时期,舞阳农民画逐步走向了成熟。

三、舞阳农民画的艺术表现

1.造型方面

舞阳农民画在造型的塑造上主要有两种方式:轮廓线造型和剪影造型。第一种即是所谓的单线平涂,它主要是创造三度空间的物象,合乎一定的、解剖的写实观念,极具主观能动性。在其运用的过程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进行造型,即将所看到的客观物象经过加工、提炼、抽象、概括,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而剪影造型也是舞阳农民画造型的方法之一,是“移植型”农民画的主要造型方式。它追求画面的完整性,注重动势情态的整体表现,深刻体味画面的情景内涵,并将其转变为二度空间的轮廓造型。它的特点是牢牢抓住典型动态,夸大特征,形成强烈的形式张力,并将写意、变形融于一体,产生特殊的审美特征。

2.线条方面

现代的舞阳农民画正是从中国画中学习了线描的运用与表现,根据农民画的自身特点将其自然地加以转化,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绘画当中。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线条的概括性和装饰性。由于农民画的创作是主观意识和客观物象的合一体,是心灵与物象的同构,因此必须透过客观物象的约束进行概括提炼,因而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造型时可以舍弃一切繁乱复杂的细节,提炼出能表现对象结构的线条,并能准确、生动、迅速地表现形体,有效地突出其特征,从而使画面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就像威廉·荷加斯所说的:“一切直线只是在长度上有所不同,因而缺少装饰性,曲线由于互相之间在曲度和长度上都可不同,因而具有装饰性。”① 这正说明了曲线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线的组织及线型变化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概括性和装饰性。
第二,线条的意象性。由于农民画的线条是画家有意识地提炼组织而成的,因此它寄托着画家的情愫,展示画家的个性和审美品格。例如,粗线显得刚硬,弯线则较为柔和;折线较为锐利,波线则显得绵软。画家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各种不同线条的不同感受,并将之合理地运用到各具不同特点的形象上,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受。

3.色彩方面

第一,色彩的装饰性。农民画创作者在保留民间色彩特点的同时合理汲取了中国画的用色特点,并将其巧妙地融合,使其极具装饰性。“绘画的装饰性指的是绘画本身获得某种装饰美的效果,而不是用以装饰别的事物,”② 由于农民画不画光影,所以就无所谓色彩的写实。画面大胆地使用艳丽的色彩,追求强烈的画面效果。通过色块的大小、冷暖、深浅、明暗的相互对比来强化这种表现。此外作为形象间架的红色线条也从中起着分割、协调和统一画面效果的作用,以便使其更具装饰美感。
第二,对色彩丰富感的追求。现代农民画家在用色表现客观物象的同时,更注重用色彩去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在面对色彩纷呈的画面时,现代农民画家在处理画面色调时会先给画面整体定一个基调,在这个大基调下去仔细寻求局部色彩微妙的颜色变化和冷暖变化。但是这些都是在保留舞阳农民画用色特点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点在刘志刚的作品《老农》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像这类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李汇川的作品《踩高跷》,武天举的作品《夯歌》等等。画面整体和谐,局部变化丰富。
第三,设色技法的多样化追求。现代农民画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丰富的画面效果是现代农民画家努力追求的方向之一。在沿袭传统的绘画技法的同时,众多的农民画家开始了对各种设色技法的尝试和探索,色彩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段。如刘志刚的作品《守望》积极向各种其他绘画借鉴,由此产生了各种新技法,如厚涂、冲渍、喷洒、堆积、拓印等等,这些都为画面效果的丰富性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4.方法方面

在农民画作品中运用到的方法很多,如俯视、反视、侧视、散点等,其中散点运用得较为广泛。这种方法与西方所采用的焦点法不同,也就是它不受西方、明暗等理性、客观因素的限制,而是把高远、平远、深远融合在一起,把不同时间、空间、地点的人物组织在同一画面中,所呈现的是一种较为自由的表现,更适宜表现一些较为宏大的场面。运用这种方法的农民画作品很多,如李汇川的作品《西域广场》、张俊民的作品《小满会》等。 “花里胡哨多好看”、“新不崭崭耀眼明”这些朴素的审美标准,这种不求形象事物的科学准确,不计色彩的真实微妙,其实正是农民画家随性而发的一种精神娱乐和情感表达。它既保留了中原民间艺术传统,又蕴涵着强烈的现代意识,既与现代艺术观念合拍,又是对传统审美意识的发扬,闪烁着新型的、现代的、民族民间的艺术光彩,为中外画坛所瞩目。

四、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感情世界,进而改变了人们对农民画的审美意识。舞阳农民画要想生存、得到长远的发展,要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舞阳农民画的社会影响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诸如贾湖农民书画院、坛志绘画室、庭芝美术工作室以及农民画院等相继出现。不仅拓宽了农民画销售渠道,还扩大了对外宣传,为舞阳农民画走向市场搭建了良好平台。改革开放后,舞阳的农民绘画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日益繁荣,并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9月,舞阳县建立了集创作、研究、经营为一体的全国首家农民画院——舞阳农民画院。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着舞阳农民画创作队伍的壮大,培训机构也不断扩大。舞阳县文化馆、县农民画院及各个体农民画院和舞阳县老年大学,也利用“师带徒”和举办培训班的方式,积极开展农民画创作人员培训工作。舞阳县教育主管部门还把舞阳农民画作为乡土教材纳入中小学课程,不断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和学校美术教师的培养。在小学、初中、职业中专中开设绘画课程,向学生传授舞阳农民画的基本知识,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在群众绘画基础好、人多的地方,如九街乡胡岗村、吴城镇昭寺村等创建农民画创作专业村,不断壮大人才创作队伍规模。舞阳现代民间绘画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艺术视觉空间,这一极富地域特色的艺术奇葩拥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独树于画坛并不断地为后人所传承。
注 释
①李桦.美术创作规律二十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3
②张丽华.中国人物画技巧与创作[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9
参考文献
张旭、刘魁立著.舞阳农民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群众文化局编辑.中国农民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冯骥才著.鉴别草根: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高照〕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