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学资源利用生成教学资源试述实施有效教学活动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33167 浏览:1489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生是学习新知、探究解答活动的主人,高中阶段学生群体在阶段性的学习、探索、实践活动进程中,逐步发展和形成了学习知识、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从而构成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借助学生所形成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创设有效教学方法,设置合理教学情境,促进高中生学习技能和数学思想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成性教学资源;学习能力;学习效能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探究实践活动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学认为,生成性教学资源是相对于预成性教学资源,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够推动教学进行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解题观点、解题思路等内容,是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生动反映.高中生在阶段性学习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和形成了学习知识、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这些为教师开展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提供了条件和载体.本人现根据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类别,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进行简要论述.

一、利用问题型资源,培养学生探索实践的能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指出:“世界上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型教学资源,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一种,一方面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新知认识的“困惑”或问题探析过程的“疑惑”,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设置的某些即时性的问题内容.可见,高中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保持“质疑”的心态,树立“求真”的理念,更有助于学习效能,特别是探究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抓住问题的概括性、生动性等特点,利用学生对问题内容解答的能力水平,引导学生开展探知、思考、解答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如在“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和解答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问题案例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解答问题的经验和技能,此时,教师出示“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1(n∈N*),求通项an”问题案例,让学生产生“当等比数列知识与等差数列知识融合时,应该怎样进行解答?”的“疑惑”,教师这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由问题条件可知,本题是考查学生对递推公式的应用方面的能力,解题时可以将已知条件两端各添加一个实数,也可以将已知条件递推后作差,构造成等比数列.这样,学生探索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有助于学生探索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错误型资源,提升学生自主评析的技能

常言道,错误是正确的先导,“不经历风雨怎会有彩虹”,同时,人们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吸收经验,总结原因,从而形成更加正确、高效、科学的方法和经验.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学生的错误进行适当的“放大”,设置出典型性的错误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见解观点探析、评价问题,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评价反思技能,达到“举一反三”、提升进步的目的.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问题课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在解答分式不等式时,忽略分母的正负”这一易错点,展示了“设集合A={x||x-a|<2},B=x2x-1[]x2+2<1
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问题案例的错误解题过程,让学生结合自身解题经验进行分析,并让学生阐述解题的正确方法,从而让学生借助于自身解题经验,正确评析问题解答过程,形成良好解题习惯,实现学生解题技能的更进一步提升.

三、利用差异型资源,促进体能力的进步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由于个体间的差距,导致学生生成性教学资源出现差异和不同.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抓住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内在根源、差异性这一特点,善于把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多样化解题策略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和渗透,融入教学实践过程中,提供学生个体的实践和学习舞台,实现学习资源的共同享有,促进学生个体的有效发展和整体能力的双提升.这一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的难易程度设置上,采用分层性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案例.又如在新知内容的讲解侧重点上,结合教材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在重点难点内容多下功夫,集中精力,进行有针对性、着重性的讲解指导,还有在解题策略的指导上,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点,渗透教学资源的差异性特征,从而使学生在“整体性教学策略”实践活动中,贯彻和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获得发展进步”“人人掌握必需数学知识”的整体进步的教学目标要求.
总之,学生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提升,学习素养的进步和增强,有助于有效教学活动效能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学生为本”的原则,“能力第一”的目标,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抓住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鼓励学生质疑与探索,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从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机勃勃”,更加“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朱水萍.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误区及变革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中国教育学刊,2004(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