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学法PBL教学法在生物复习课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9439 浏览:356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因课制宜,选择最佳教学方法。笔者将PBL教学法引入到复习课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PBL教学法简介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重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它以问促学,彻底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之中,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复习时采用PBL教学法可行性分析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普遍适用的,都有最佳的适用范围。教师在复习课上可采用PBL教学法,理由如下。

2.1学生知识储备部分

学生已经学完高中生物全部必修和选修内容,初步掌握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使问题讨论能够顺利进行成为可能,为复习课上开展PBL教学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奠定了基础。

2.2学生能有较高的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人人都有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乐于探索未知领域。教师如果能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趣味性、实战性、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复习相关知识。

2.3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问题、寻找答案,不仅温故了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各种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使用资料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高。

2.4养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采用PBL教学法,学生就会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翻阅课本、查找资料,自觉向他人请教,真正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3.PBL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PBL教学法的基本流程:设置问题一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一总结评价。下面以人教版教科书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复习为例,简要分析如下。

3.1设置问题

教师采用PBL教学法时,设置的问题要围绕课标、考试说明,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综合性,要有一定难度。教师一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确定问题,有时也可根据课堂情况,随机设定。问题的数量不能过多,切忌满堂问。
问题要有思考性。教师设定的问题不可过于简单,一定要能引发学生思考并产生激烈的争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复习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教科书P16的“问题探讨”中有一幅“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图中第一横排代表的是雌性个体的体细胞、雌配子,第二横排代表的是雄性个体的体细胞、雄配子。采用PBL教学法复习该节时,教师可据图设置问题如下:
问题1:教科书“问题探讨”中的“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有无不妥之处?你是如何理解该图的?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采用PBL教学法时,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信马由缰,海阔天空。让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一定要紧紧围绕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复习知识,有利于学生备考。减数分裂的过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征,在复习时笔者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2:对照教科书17页图2-2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思考: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有4对,经减数分裂后得到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能否称为2对?
从数学角度分析,4对的一半确实是2对。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有4对,经减数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所得到的精子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精子中的染色体不能称2对,只能称4条。
通过分析讨论该题,加深了学生对减数分裂特征、同源染色体等知识的理解。
问题要具有综合性。采用PBL教学法时,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有利于将看似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复习,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复习必修2中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时,可联系选修3中的相关知识,设置问题。
问题3:精细胞就是精子,对吗?
受教科书编排先后顺序的影响,部分有一定联系的知识有时分散在不同章节。复习时,教师对教材进行分离与重组,打破必修与选修及不同章节的限制,将有必然联系的内容放在一起复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该问的分析讨论,一方面可让学生加深对选修3中“精子变形”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要具有一定难度。采用PBL教学法时,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紧跟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复习。通过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问题4: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位于必修2第二章,教科书上以人和哺乳动物为例,介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部分学生据书上图2-2、图2-5错误地认为:配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学完必修2第五章后,学生知道了多倍体、同源多倍体等概念,复习时设置问题4能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通过该题的总结,学生定会对染色体组、同源多倍体、减数分裂等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问题设置要有方法。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复习时,“问题”以教师设置为主,教师站得高,必然望得远。为了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到复习之中,教师也可尝试让学生设置问题,由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回答。不少学生设置的问题质量很高,如: 源于:职称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