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文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11127 浏览:459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要特别注重写出学生的真实情感,引导学生从教材的优秀语句中,从身边生活故事中,从对事情的观念看法中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训练;积累
1003-2851(2013)-09-0223-01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认为,首先,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其次,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讲故事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书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指导学生着眼生活、选取素材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宋学大师朱熹有句著名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指的是我们生活的广阔空间。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文章素材的重要来源,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坚持写好日记和周记、记录好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和自己的学校生活,还要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记录好身边的奇闻趣事,写出自己的内心所想。例如:在习作《家乡的美》的写作指导时,为了避免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和周末仔细观察周围的景色以及人们在穿衣打扮和生活状态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几种不同的写作思路。

三、教会学生作文设计,写好提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语文学习中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写作方法的掌握多学生相当重要。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关注引导学生写作时如何立意,如何选材等,忽视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致使有些学生有了很好的立意,能够明确整理作文的中心,也知道选取作文素材,仍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原因是他们不会组织材料,不能围绕拟定的中心,有层次、有详略地整合材料。因此,教师应做好作文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学会构建材料,写出中心明确、主次分明、情感真实的作文。
例如,在习作《快乐运动会》时,本来运动会上有很多值得写出来的片段,或是比赛过程中的惊喜和遗憾、或是比赛场边的花絮和拉拉队员的喝彩,这些精彩的事情在学生的描述中却平淡无奇,毫无新意,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像在记流水账。
因此,在引导学生确定写作中心和明确了写作素材后,可以先让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并让全班同学共同探讨,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优化自己的写作提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常见的叙事手法,如:顺叙法,倒叙法以及插叙法等,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和表达角度。写人物时能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并能体现人物的心理、神态;写事情时,能交待清楚六要素并能注意详略得当。

四、注重文本,积累好词佳句

新编教材更注重于单元整合,从单元主题到课文,语文园地中的作文训练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专题而安排。每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以及写作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剖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选材,是如何把所描写的对象写具体而生动的。这样持之以恒地引导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汲取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的能力。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学会摘录书中的优美词句及精彩片段,并思考品味。鼓励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到这些好词、好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语言就会变得丰富精练、准确而传神起来。
总之,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写作能力发展,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表达,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为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只要面向生活、努力激发、精心指导,学生就会热爱写作,写出富有个性的好文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