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美育浅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21939 浏览:959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挖掘美的因素,在教法上体现美的因素,以充分展示美的风采,发挥美能效应,以美激趣,以美促智、以美育德、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使美育和智育、德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寓美育于教学之中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用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浓厚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表面上看,数学学习要跟一些数字和算式打交道,确实是枯燥无味。但是,何以有那么多学生深深地迷恋上数学呢?美的吸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受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的限制,面对审美对象往往很难形成理想的审美感,很难把审美客体的真正含义充分体现出来。数学中的简洁与灵巧的美、对称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与和谐的美以及深刻丰富的内在美,学生很难自发地去发现它们,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这些审美内容,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看到数学中内蕴的那种特有的美的品质。

二、用数学之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语言作为信息载体,在丰富生动的审美教学中,是沟通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媒介,它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用明白、准确、形象、优美、动听、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可以提高知识传授的清晰度、可接受度,而且可以增强数学语言的艺术性、感染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语言美;在直观教学中让学生欣赏插图、幻灯投影等的色彩美;在计算法则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美;教师以合理的板书,恰当的教学方法,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学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有条不紊,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会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美;教师得体、朴素、大方的着装给学生以仪表美的享受;以甜美的微笑,温暖学生的心,让学生体验教师那惟妙惟肖的神态美。

三、用数学之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存在于数学教学的很多地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发现美、鉴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逐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学习、解题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大胆创造,激发美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乐教对教育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因为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动手操作、主动获取,激发学生创造的和灵感,调动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净化心灵,受到审美教育,提高精神境界和审美品味。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实施美育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同再现性思维的新颖而独特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破旧立新、别出心裁。它是反映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近代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说:“任何形式的创造无非是一种选择,然而选择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哪一条好呢?当然有赖于一个人的学科知识的经验,但是对美的追求是一个重要的动机。”这一论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正确的。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经常训练学生给应用题补充条件和问题,对于一道缺少条件或问题的应用题,有时学生会想出各式各样的填法,并且是那样的贴切、适当,这正说明学生是在对美的追求中,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至于有的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练习,更是培养创造美感,发展学生能力的好形式。长此以往,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会不断去追求解法的优化、结论的美化,从而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可见,审美教育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作者单位 福建省石狮市凤里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