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太极化视阈下河南太极文化产业传承进展缺失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29964 浏览:1342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运用调查、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河南文化产业,尤其对太极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太极文化产业在河南已起步并有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产业发展中存在没有充分发挥“太极根”优势,太极拳传承中专业、现代传承方式及拳理、复合型人才、太极文化品牌意识的缺失,太极旅游业软、硬件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认为发展与繁荣太极文化产业,首先,政府应给予重视与支持,其次,应努力开辟国内外太极拳培训市场、开发太极相关产品、加快太极圣地基础建设、打造太极文化品牌旅游、推出太极文化的精品力作。
关键词: 太极;文化产业;缺失
1009-783X(2013)04-0305-04 文献标志码: A
太极拳作为传统武术的一个体育项目,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地汲取营养,有着坚实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但以中华民族的武术技击、健身和养生为母体,而且在运动方法、形式和内容中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医学、兵法、养生等深邃的文化思想和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一个载体,深受世人的青睐。河南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有着庞大的太极练习和消费群体,从而为太极文化产业化提供了有利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例如: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2010年4月,9部委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太极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政策的利好给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和良好机遇,但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失无形中羁绊了其前进的步伐。
1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河南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不少地区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自2010年起,文化产业的统计正式纳入了国家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方案》(国统字[2010]133号)和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河南执行国家统计局下发的制度和核算方案后,统计范围改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部分。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万2 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 453亿元,增长10.5%。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367亿1 300万元,同比增长15.9%。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

3.7百分点,高出第三产业增速5.4百分点。

2 河南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河南在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和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曾成功举办了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等诸多大型赛事,竞赛表演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参与和观赏体育比赛的兴趣和意识,促进了参与及观赏性体育消费,带动了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截止到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亿5 000万爱好者练习太极拳。2000年6月20日,国际武术联合会执委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健身月”。与此同时,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多次要求太极文化产业要“成为继少林功夫后又一张河南文化名片”;2009年,省长郭庚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把陈家沟太极拳塑造成为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更具体的目标。1999年,焦作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关于在全市推广太极拳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把学习太极拳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并把每年的5月份定为“太极拳活动月”[3]。为更好发展太极文化产业,焦作市还专门委托北京大学编制了2008年至2013年《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规划》。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河南太极文化产业创造了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但是现实究竟怎么样,根据对太极故里调查,得到了以下结果。

2.1 培训产业规模小、档次比较低,“太极根”优势缺失

近年来,尽管河南省太极文化产业在培训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但大多还停留在“师父带徒弟”传统的旧模式上,效率极低。几位大师和一些拳师散布于国内外,各自为战,过于分散,形不成合力,无法形成集团优势和规模经营。太极故里一直不能处于太极拳发展的核心位置,“太极根”优势不明显是造成太极拳培训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专业机构缺失

机构是太极文化产业的润滑剂,产业的缺位,一方面会造成核心产业的发展活力不够,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健身培训业和竞赛表演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在规范整个太极市场运作,促进整个太极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4]。当前河南缺乏专业的机构,缺少专业的团队来组织运作太极文化产业的宣传和发展策划等事宜,直接影响到太极培训业和竞赛表演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2.3 太极拳传承发展中文化元素和拳理缺失

重视大众健身和竞技表演都无可厚非,但重技不重理,重术不重文的现象使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不够完整,太极拳濒临文化和拳理的缺失,将使太极成为无源之水。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以会更多的套路而自豪,而不探究其文化根源和拳理。无论健身和竞技本应是身心和谐、内外合一的。只注重外在技术形式的太极拳若失去文化内涵的支撑,势必导致其传承中出现的空虚和浮躁,不可能长久发展。

2.4 由传统到现代传承转化方式缺失

长期以来,太极拳的发展处于自发式的、零散无序的、小规模的家庭教学为主,而且多是以传授各类技术为主要内容,对于厚重的太极文化、拳理,以及太极拳传承方式很少有专门研究,导致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2.5 文化语境可续性缺失

陈王庭以文武双修创编太极拳,我们现在因为文化语境的差异而不能很好地解读它;陈鑫首次将太极拳写成文字,我们现在也因为文化语境的原因而使许多人不能读懂《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文化断代造成的太极拳在传承中的不协调现象十分突出,如断章取义、舍本求末等,抓不住核心的实质性内容造成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的偏差。

2.6 复合型人才培养缺失

太极拳是以人为载体的项目,人才的培养是太极拳发展的希望。在太极拳的发展中不但需要专业师资,也需要研究型人才、经营和管理人才、外语人才、中医人才等,有了这些人才才能共同承担起发展的重任。

2.7 太极文化品牌意识缺失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分割日趋激烈的今天,没有响亮的文化品牌,就意味着没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优势。河南在太极文化产业领域由于刚刚起步,仅局限在服装、器械等制造业方面,由于品牌意识的缺失,依然进行着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和管理,存在品种单

一、品质不高等问题,造成很难融入到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2.8 太极旅游业中,软、硬件建设缺失

以嵩山少林为主打项目的旅游业给河南经济注入了不菲的收入和活力,而以太极为主打项目的旅游产业中一直是不温不火,没有为河南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与基础条件差、环境卫生仍是原始状态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另一原因与宣传不到位,文化内涵建设跟不上有着必然的联系,软硬件建设的缺失和不到位将直接制约着太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9 高水平竞赛表演业内容和层次偏低导致了其观赏性和互动性缺失

竞赛表演业是太极文化产业化的实体形式。一方面竞赛表演在整个体育当中是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部分,这样的特点必然反映在它的产业化实体形式上;另一方面竞赛表演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太极健身娱乐业、太极业、太极用品业、太极传媒业、业,甚至一般服务业,如餐饮、饭店、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太极拳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严重不足,使得太极表演的规模和档次偏低,表演通常以套路演练为主,不能很好地展现太极文化的特有神韵,太极拳独特、神秘的技击效果不能使人们很好地欣赏和体验。同时,观赏性和互动性的缺失也是太极文化产品很难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河南太极文化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3.1 太极拳科学的健身效果

太极拳的原始创作是依据《黄庭经》和《道德经》,《黄庭经》是道家很著名的最重的一部经典著作,主要讲如何修炼长生久世之书,是导引、养生、炼气的重要理论用书,其中与中医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太极拳讲究“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注重内外兼修 ,追求形体动作的中正与内在拳理的体悟,可以给人带来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能够有效缓解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被誉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

3.2 太极拳深厚的文化底蕴

太极拳历史悠久,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太极拳吸取了道、儒、释等文化的精髓,被誉为 “哲拳”。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学、武学的经典著作,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一招一势中就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道家文化思想,它是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典型性肢体语言,成为许多外国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媒介和桥梁。

3.3 众多的太极拳习练群体和消费人群

河南习练太极之风,经久不衰,上至耄耋老人,下到童真少年,主动参与者甚众,也涌现出无数的太极名流。在知识经济时代,“共识”即财富。假如中国有10亿人“达成共识”,且每人愿付1元,就能创造10亿元的价值和财富。资料显示,目前河南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已超过150万,并且太极拳已传播到世界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1亿5 000万爱好者练习,太极拳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普及,为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市场和商机。

3.4 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支持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继2005年7月召开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并连续出台了《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后,省委又于2006年5月召开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对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自“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又为河南省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和更高的发展平台,太极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3.5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及居民物质生活状况的提高为“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经济基础
作为休闲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太极文化产业,其发展与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有直接的关系。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处在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时,该产业的发展就会获得强有力的支撑。从2003年到2007年,河南GDP平均增速为13.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2.7百分点,2006年到2010年5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见表1。

尤其是2010年河南GDP达到2万2 942亿6 800万元,增长12.2%左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 000美元。按照全球休闲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至5 000美元,就将进入休闲消费爆发性增长时期,河南已具备太极文化休闲消费快速发展的基础[5]。同时,从表2可以清晰地看出,2005年到2009年河南城镇和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呈递增之势,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见表2。 论文大全www.618jyw.com
研究表明,当恩格尔系数达到65%时,开始出现娱乐性、消遣性消费,当恩格尔系数达到50%以下时,人们对物质消费品的需求增势减缓,对健康和娱乐消遣等与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迅速上升,将呈现稳定的持续性增长之势。太极拳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产品,其健身和强体的功效愈来愈得到人们休闲健身的青睐和首选[6]。
4 太极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和思路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发挥河南太极文化资源的区域优势,把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规划切实转化为具体行动,将太极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河南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建立高规格的文化产业发展综合领导协调机构,尽快完善、细化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

4.1 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

获得政府的重视,可以在税收、用人、用地等方面得到优惠,减少太极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可以借用政府、社会与个体的力量,提升太极拳的社会地位,营造太极品牌,为太极拳产业化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

4.2 提高认识,科学定位

1)必须把太极拳摆在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和定位,不能离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它的文化母体去认识太极拳。
2)把太极拳摆在正在迅速融入世界文化大体系的现实情况下来考虑。太极拳走向世界就是融入世界,在接受世界体育文化挑战的同时吸收其优秀的方面。

4.3 借助网络开辟国内、外太极拳培训市场

在保留传统授拳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网络的功能,实施远程教学,加大太极拳国内外交流业务,繁荣太极拳培训业市场。同时邀请太极拳推广普及较好地区的武术界人士,到河南切磋交流太极拳技艺。

4.4 创新太极拳技术动作,开发太极拳相关产品

太极拳技术动作的革新与编创是其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技术创新,提炼太极拳丰富的技术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年龄、性别、兴趣爱好、职业和健康状况,创编管理层、中产阶层和一般阶层太极拳,以及办公室太极拳、家庭太极拳、康复养生太极拳、竞技太极拳,等等,使任何想学太极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愿望。尤其是针对青少年,要充分挖掘太极拳技术的现代化元素,以满足他们追求新颖、时尚和高难美的需求。同时,成立研发团队,开发以太极拳为内容的烙画、麦草画、竹编、石雕、玉雕等工艺品和纪念品;研发太极服装和太极器械,打造河南太极服装器械品牌。

4.5 太极拳职业化路径

NBA发起成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成为风靡全球的最大规模的观赏性体育赛事之一,通过门票、转播权等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利润。太极拳运动在中国有着天然的民族情结,在国内外有着数以亿计的追随者。庞大的习练群众基础,以及太极拳技击性和竞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使太极拳职业化成为可能。通过职业化途径来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打造太极精英,为太极拳习练人群提供可供效仿和追捧的明星人物,扩大社会对太极拳运动的需求和消费。正如出于对乔丹、姚明等球星的崇拜,出现了众多的青少年篮球爱好者一样,这可能会成为竞技太极拳职业化成功运作后的优秀“副产品”[7]。

4.6 加快太极拳朝圣地基础建设

政府要在保护、挖掘、整理陈家沟太极“根”文化的基础上,建设辐射周边村庄的陈家沟太极拳朝圣地,使之具备集太极寻祖、拜谒认宗、学拳体验、民俗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

4.7 借助传媒和扩大太极拳的社会影响力

一是,与广播电视等媒体合作,播放太极拳节、擂台赛、名人采访、名家武术等。二是,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等出版物,挖掘河南太极拳题材,以报告文学、小说、历史故事等形式宣传“太极之乡”。宣传竞技太极拳成果、群众太极拳开展状况、名家太极拳及训练方法等。三是,成立专业的团队机构,通过专业团队的运作和包装扩大河南太极的影响。

4.8 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价值的开发,精心设计打造太极文化品牌旅游

从旅游学的角度看,我国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一种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实现其产业开发的重要途径[8]。围绕河南是太极圣地这个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太极拳演变历程等为主题,创建旅游路线。其中包括:对太极拳发展史、兵器、器械、训练方法等内容的介绍;太极套路、功力、绝技的表演;创建游客学习和交流切磋平台,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留住客人,从而增加旅游收入,形成龙头产业,以此引领和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4.9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推出太极文化精品力作

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培植推进太极文化优势,彰显太极文化魅力,精心打造中原文化品牌。由省市文化、广电等部门负责,积极聘请国内知名导演、编剧,策划、创作出以弘扬太极神韵为主题的精品舞台剧、反映太极历史文化为主线的影视剧,开发太极文化产业为主旨的动漫精品和网络游戏。
参考文献:
邢树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4-185.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文化产业成经济增长新亮点[EB/OL].[2012-06-30],.
[3]梁华伟.地方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品牌战略研究:兼论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011,31(2):44-46.
[4]鲍明晓.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体育科研,2006,27(3):7-8.
[5]冯文昌.转型时期培植与发展河南省休闲体育产业的可行性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1,25(2):123-125.
[6]冯振旗.中国传统武学养练合一运动体系哲理与实践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 46(12):123-125.
[7]杨慧馨.太极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4):23-25.
[8]罗林.从产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45-164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