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学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异同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13120 浏览:503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分层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主要体现在其能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分层教学在学生生理、心理、技能、运动参与与社会适应层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因此值得实施与推广。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学 分层教学 传统教学
上世纪末,《、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颁发加快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随之展开。体育课程改革向社会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统一、个性发展与学生兴趣统一、课程改革均权化、评价向过程取向与主体取向等方面转变。但在经历十余年的改革尝试和实践后,中小学体育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弊端和不足依然存在,虽然在目标、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教学方法方面却止步不前。“批量式”教学方法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这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明显不符,也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而分层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体现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值得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与推广。

1.分层教学的溯源

国外分层教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于19世纪末期,在20世纪中期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推广,它是在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于上个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但其在中国的实施过程并不顺利,仅经历了短短数年就无疾而终,甚至销声匿迹。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又开始关注分层教学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但研究者并不多,分层教学也难以大范围地推广。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其中较以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分层次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分层教学法的研究再次掀起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浪潮。

2.分层教学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课程目标受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背景所制约,受各个时期的体育课程思想、教学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影响。在我国目前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分层教学正是通过统筹各个方面的影响,从培养学生的宗旨出发,通过等级设定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个体能力的开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项目个性化优势,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分层教学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和目的性三个原则,通过教学层次化、目标层次化、教学分层、评价分层四个步骤进行具体的实施。

3.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3.1在身体健康层面教学的区别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来自于身体锻炼,但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的因素很多。不可否认,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是学生系统掌握体育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但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教育采取的是统一标准、统一内容,忽视了学生先天存在的身体素质差异,进而导致在身体素质练习、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三种结果:一是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二是身体素质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刚吃饱”;三是处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这三种结果最终可能导致身体素质中上的学生难以提高或提高幅度小,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进而消极练习,身体素质发展更无从谈起。分层教学区别对待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依据其身体素质现状进行不同内容、标准的身体素质练习、运动技能学习,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因学习任务的可达成性而提高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身体素质。

3.2在运动技能层面教学的区别

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均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然而,运动技能提高的幅度却是甄别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中教学方法的合理、有效运用至关重要。传统体育教学方法采取的是统一、规范的组织和练习过程,无视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技术基础的不同,这种“批量式”的教育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和合格,虽然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但无视个体差异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的参差不齐,甚至是走向两个极端。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遵循教学规律,源于:论文 范文www.618jyw.com
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学,对学生更好地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合理的照顾,从而为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设置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内容、要求、标准和氛围,使其更好地学习。

3.3在运动参与层面教学的区别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其“课程考核要求”,这种“应试式”的教学与学习过程带有严重的强制性与压迫感,学生学习不是因为兴趣、自身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识,必然带来学习的“过关满足”心态。而分层教学首先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价值认知和体育课程的价值认知,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动和提高价值认同度,进而通过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说、做的集会,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切磋,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其次,分层教学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容易促成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间接培养其终身体育思想意识,使运动参与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3.4在心理健康层面教学的区别

体育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对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功能,因此说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与分层教学都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但分层教学方法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分层,包括不同团体、不同目标等多因素的分层,其中,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其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协助,这样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树立,体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团结协助”、“自尊自信”的心理素质。在小组内进行技术动作交流时,学生在不断的协助和交流中看到其他学生的优缺点与自身的不足,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参与锻炼,也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勇争上游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3.5在社会适应层面教学的区别

在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教学方法时以统一整齐、整体规划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目标局限于个人学习目标的实现,学生之间缺少依赖与协作,在学习过程中以自身的努力和成功为实施与追求的目标,造成学生之间的关系淡漠、人际交往减少,不易增强其合作意识。而分层教学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通过促使学生在自学、自助与帮他之间的协调而促进其交往与协作,使学生体验到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建立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样的教学环境更易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使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与密切,在相互帮助、鼓励、交流的基础上,每一成员都能感受到他人接纳的喜悦,这更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适应社会环境。
4.结语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在生理、心理、参与、社会适应和技能方面的完善与提高,因此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与指导意义,值得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推广与传播。
参考文献:
陈海.从大纲的变化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2.
阎智力.中日两国百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