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我对我对高效课堂一点认识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16180 浏览:703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很高的目标达成度的课堂,但是往往却容易被误解成“高效率”的课堂。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总喜欢跟有经验的老师对照一下,我今天这堂课讲了多少内容?后来发现讲了不能代表学生会了,觉得应抓落实,看学生学会了多少内容才能真正评价这堂课是否高效。但几年下来却发现我高一的班级成绩是最优的,高三却跟老教师的距离越来越大,而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喜欢听,不喜欢讲也讲不清楚。蓦然回首却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求一节课、一年的高效率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牺牲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高效课堂是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的。吴加澍说“如果我们只是功利地将‘课堂’视为快速传授知识的场所,或者把‘高效’当作追求考试高分的利器,那就绝不可能有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可持续发展 问题情境

一、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内涵描述很多,但我很赞同从效果、效率、效益的三效合一。效果是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播撒的只是希望,收获了的才是果实;效率是指投入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也就是课堂的容量;效益反映课堂整体收益,实现学生发展价值,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一位有经验的营业员,工作能力出众业绩斐然,不到一个月,就创下了翻番的销售业绩。但老板却辞退了她。为什么?营业员功利性的推荐,使得老顾客不好意思拒绝;很多人买回了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回家便扔进衣柜,心情因此受到损伤;为了避免尴尬,很多老顾客开始去其他商店购物了。
教育不能透支学生的未来——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不能用今天的分数获得换取短暂的满足。
“高效”的本质就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知识的呈现加机械性的强化训练无疑可以取得好的分数,但学生的兴趣、观察力、分析力却在逐渐的消失。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二、两种教学方式的对比

下面我以一个例子来对比两种教学方法。

1.知识呈现式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在测电阻是有外接法和内接法,如图所示,在外接法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I测>I真,所以R测Rx时测电阻;而在内接法测电阻时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U测>U真,所以R测>R真,适用于RV

2.问题引导式

师:(展示电路图)你们觉得这两种接线方法测得的电阻结果一样吗?
生:各种说法都有。
师:如何验证你们的想法……
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电阻。发现差距很大然后分析讨论,是不是电表本身有电阻,对实验造成影响。那哪个示数是准确的?I测>I真,所以R测U真,所以R测>R真。
师:最后请大家交流一下,什么情况下该用内接法?什么情况下该用外接法?
在第一种教学方法中以知识定论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的教学,看似逻辑清晰、快捷高效,但它不是以物理现象与事实为背景,远离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并且也缺乏认知的挑战性。而第二种教学方法中以问题为引导,把知识溶解在情景中,科学就发生在身边,既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又具有思维的挑战性。知识呈现式教师讲解、传授知识平铺直叙、索然无趣,问题引导式师生互动、激活思维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知识呈现式教的是结论,学到的是技能,把有问题的教得没有问题,而问题引导式教的是思维,收获是智慧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其结果知识呈现式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考生,而问题引导式培养出来的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

三、有效的物理教学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618jyw.com

我认为有效的物理教学应当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情景化。知识呈现式的教学设计总是先讲概念,原理,定律,然后讲例题,最后让学生应用,这样的教学老师成了知识的散播者,而学生却成为了一个待装满的容器,在被装的过程中学生从概念原理的抽象难懂开始就被不断的被打击,兴趣在不断的消亡。而问题引导式的教学在我们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其实是把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所以是知识的溶解。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物理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掌握知识,是知识的结晶过程。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意义和价值。所以从根本上说,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一节好课,就是由一连串有价值的有效问题组成的。而这些问题要设计在情境中。例如在“气体内能的变化”的教学中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知识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怎样变化?”——问题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机舱内温暖如春,用的是制冷还是制热的空调?”——情景
当我们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让他们去经历智力的探险,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概念和公式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记住概念和公式成为了探险过程中的副产品。

四、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就是将问题蕴含于特定的场合(环境)之中,当学生面临这种特定场境时,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不能加以解释,导致认知失衡,从而产生困惑,且又急于消除这种困惑的一种心理状态。

1.联系生活,创设物理情境

在运动的合成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问学生,你能跑的比火车还快吗?然后再分析蜡块在试管中的运动。

2.引发冲突,创设愤悱情境

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处于“愤”与“悱”的心理状态,即通过积极思考,想弄通又弄不通,想说清而又说不清。这样的“愤悱情境”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如能精心设计去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愤悱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学生求知欲强烈而旺盛的时刻,教师能巧妙地应用,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认知冲突是指原有的认知图式与新感受到的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一旦引发这种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继而产生解决这种认知冲突获得心理平衡的动机。

3.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教学片段:“电场线”的引入。
设置情景:高压放电;人体带电。
实验观察:验电器指针张开;学生“怒发冲冠”。
思考质疑:“头发”为什么会竖起来?——它们受到了电场力的作用。
“头发”为什么竖得很有规律?——它间接地反映出电场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提出课题:怎样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的分布规律?

4.学生参与,创设生成情境

以开放性的情景问题替代原本封闭的事实性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对课堂学习进行生动的导引和贯穿,将会成功地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挑战问题的渴望,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学科内外的知识,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
吴加澍.《问题导引 启迪智慧》,2012.
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桥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