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小学数学开发小学数学学习资源推动学生进展科技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5356 浏览:122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教师不断将新颖的、趣味的、富于智力挑战及适宜学生探究的内容充实课堂,使课堂呈现动态的、开放的、充满生命气息的状态,促使课堂动态生成出学生的奇思妙想、困惑疑虑,抑或是错误观点,形成师生互动、促进学习活动发展的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种学习资源的现实意义在于:顺应学生思维、解决学生最实际的问题,使得教学紧贴学生生活,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不断开发学习资源,又能够机敏捕捉、能动应对、有效利用,那么就易于学生同感共鸣,易于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

一、开发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

学习资源即“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 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是学生的学习资源. 设计思辨性的习题,引导学生经历由错误到正确的知识应用过程,以“式”呈现学生的不同思考过程,进而搭着学生“脉搏”进行有针对性的“诊疗”.
因此,教师“现场化”设计教学能力的锤炼,开发了学习资源;可以克服“将预设教案进行到底”的弊端,同时也丰富了学习内容.

二、引发生成资源,提升学习内涵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动态中生成的“资源”是教学的重要构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就是要满足这些自主性、独特性的需求.

1. 学生“疑问”的有效发挥

动态生成中学生的“疑问”与教师创设情境引发疑问有所区别,后者往往是教师追求的学习境况,而前者往往难以预料,甚至“很难理解”,教师必须站在理解学生的角度,细心揣摩,思考对策,有针对性地解开“心结”,有效地发挥“疑问”作用.

2. 不满足于“结论”而出现的疑问

例如:“为何这么巧,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了呢?”能被3整除的特征,是一种“结论”性学习,一般采用“实证法”让学生感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而采纳方法进行运用,这样就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作深入浅出的证明. 这种顺着学生需求而作的“证明”,实际上让学生领略了数学逻辑推理的过程与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3. 认识的局限性而出现的疑问

例如:“为什么直线(两端都能无限延长)不比射线(只有一端无限延长)的长呢?”显然学生受“无限”认识的局限而无法深入想象. 此时教师可作些令学生易接受的比喻进行释疑:比较长短应“一端对齐”,当直线的一端延长,射线(有端点)的一端可以“紧跟追上”,反正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学生会感悟射线(有端点)的一端可以永远“紧追其后”又永远无法与直线的一头对齐时,其疑惑会随之释然,也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 学生“差异”的有效利用

学生之间的差异,除了智力差异之外,还有认知差异、思维差异、操作差异,等等,在动态和谐的课堂,在学生主体行为增加的课堂,“差异资源”会更丰富. 利用认知差异,可以组织分层递进、兵教兵的活动;利用思维差异,可以进行思维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利用操作差异,可以组织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等,教与学的过程才会波澜起伏,有矛盾冲突,有思维碰撞,还会有创新火花. 教师要善于诱导、适时启发、有效利用,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引导学生资源开发,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为此,我在学生中开展“知识专题性”学习和“课外实践项目设计”两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收集信息主动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有效的方法,设计了“知识专题性”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开发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 具体做法是:将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自主学习单”,学生根据学习单上的要求,自主收集信息与学习资源,在小组的合作中,进行自主性学习,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领导地位,促使学生活跃思维,尝试解决问题,使凸现个性的学习资源生成,进而组织学生探讨,经历“自学—领悟—构建”的学习过程. 如:五年级“体积和容积”知识专题学习,按如下步骤进行:① 知识专项学习单. 学习内容:体积,体积单位,容积,体积与容积的联系、区别、应用. 具体要求:在一周内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进图书馆翻阅材料. ② 交流展示. 学生演示:先把两块鹅卵石分别放入两个烧杯的水中,让水面持平,问:这两杯水一样多吗?然后取出鹅卵石,发现水面有高有低,问同学:这两个杯中的水一样多吗?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说明两块鹅卵石所占空间有大有小,降下的水面就是鹅卵石所占空间的大小(学生边演示边讲解,还不时提问下边的同学). 最后总结道:每个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
除了尝试上述“知识专题性”学习外,我还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项目设计”. 通过生活经验编写《数学小故事》,“在生活实践中认识重量”这一课题要求学生统计记录家中过年时购买物品的名称、重量及单位,学生与家长感触都很深. 学生的体会是“我喜欢这样的实践活动,它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总之,开发学习资源,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教师要积极引发生成资源,及时捕捉学习资源,有效利用生活实践.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一名学生激发兴趣、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