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健康成长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21742 浏览:956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学校是儿童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是儿童生活的基本空间。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实践活动 健康成长 加强合作教学 选取 “心动”主题 培养创新意识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的质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我在设计《无声的朋友》这一主题时,考虑到它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虽然公用设施是那么的普通,那么平常,但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它,可能学生平时谁也没有去多想,学校门前的水渠、小桥、校园内的垃圾筒,这些司空见怪的东西竟然是人们的朋友,正是这样,学生才会产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公用设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社会中也存在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公用设施经常受到毁坏。这表明人们的公共意识、文化水平有待于提高。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等年龄特征,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机。学生从小受到公共道德教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选择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无声的朋友作为学习的主题,反映了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我选择了先调查、收集信息,再探究和交流的方法,中间还运用让学生创作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调查、收集这一类的信息,学生在自己的家里、学校里都可以容易地做到。他们会感觉到,原来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还有这样多的学问,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一主题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多种趣味的学习方式中有所收益,使他们真正从中受到教育。这一主题以小组合作表演的方式来学习,更加激发了学生参与生活的积极性,并且形成参与生活的积极态度,给他们以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而在这种创造性的学习中,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他们的生活责任也就不断的增强。
陶行知先生高瞻远瞩,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够接触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而解放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在“动中学、手脑并用”,在实践中开启创造的门扉,养成不以现成知识为满足,不以固有技能为唯一的习惯,并培养学生跃跃欲试的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
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下面就以本人上的一堂课《小小纸杯,点亮生活》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科学人才,这和发现式学习分不开。不论是学生独立发现,或是教师指导发现,学生皆系主动地参加学习,探索途径,以求达到学习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学,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研究外部的刺激与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利用启发性的提问、追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明理清楚,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不断产生对事物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使学生广泛和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工具、材料的准备上给学生创造条件,任他们选用,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面对操作任务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规律,选择方法和工具,启发他们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感受到实践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感受到自身价值与劳动的价值。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2.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合作教学

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培养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生合作教学是综合实践课的特征之一。教师根据活动资料内容,课堂教学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与环境,可以两人合作,也可以小组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共处,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分工与合作,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实验态度、意志力、操作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种种补益,这样有利于实现自我教育和主动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讨论、交流的情境,通过合作、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师生、生生的沟通互动,使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自己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意见的聆听、理解、接纳、赞赏、争辩、互动,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见解,更主动、更完善自己对知识的建构。

3.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性因子孕育于童年期,潜藏在学生的兴趣之中,或者说是从兴趣中滋长。这是由于学生的个体经验小而零散,他们的思维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因而比成年人的思维更大胆、更丰富、也更具个性。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满足小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需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新颖的创意。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设计显示独特的操作方法。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学校是儿童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是儿童生活的基本空间。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