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效果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想法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4313 浏览:11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历史教学有效性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话题。应该关注什么?怎么提高?如何去做?本文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性;教育理念;能力;模式;历史感;课堂情境;记忆;多媒体
1326-3587(2013)06-0054-02

一、不断改进教育理念,让理论引领中学历史教学

第一,有独立的见解。中学历史老师要有对历史教育的真知灼见。学习理论时摈弃“生吞活剥”的理论,在实际教育中摒弃无视学生的“灌输”教育,在教学研究中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要善于学习先进理论,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风格,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不断反思,及时反思。反思来自教学实践,下课后及时反思,课件及时修改,要把历史教育和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第三,善于创新。教师的创新包括教育教学思想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尽可能追求“完善”和“更好”。针对历史高考特点,在复习时,进行了一次“一站到底”的知识竞赛,分成四个环节,必答→抢答→风险→获胜小组长发言,实践证明,好的方法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历史的“专注”和形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氛围”。
第四,关注学生。教育教学的伟大主题是对学生的生命的关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发展中的人,历史教学的极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好学生”。

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专注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储备

为了适应高考的调整,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观;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元知识。历史教学因其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的语言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既要不落潮流,又要与时俱进;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质朴风格;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抑扬顿挫。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材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

三、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它具有可操作性,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间的桥梁。建立科学合理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学习为依据,以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前提,以唤起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相互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促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如特别是在复习时把班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向全班提出一个问题,课代表及时统计分数,就能及大的提高学习主动性。它遵循的基本原则:
1、突出主体的原则。主体性发展是指学生在教师主导下,以“实践、创新”为重点,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主体性发挥均衡的原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因而课堂教学中主体性的发挥应是一种和谐的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不能教师的主体性极度膨胀,从而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也不能任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从而使课堂成了一锅粥,教师脱离了自己的位置。
3、促进主体发展的原则。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的内容。自主性体现为一种人格上的独立。在人的日常行为中,自主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决等自我意识,是个性的表现;能动性主要表现为较强的竞争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积极的参与态度,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则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培养其良好个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活泼、主动的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正是主体性发展教学的目标定位。

四、培养学生历史感,激发学生历史趣

所谓“历史感”指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特有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首先,应该向学生讲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常说:“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是真理的母亲”。历史史鉴功能是十分深刻的,资政功能、教育功能、素质教育的需要。其次,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乐于”学。最后,是教师独有的魅力,重视学法指导,重视心理学,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欢”学,“高兴学”。历史它不是单纯的记忆学科,即使是记忆,也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浓缩法,谐音法,数字法,规律法,首字法等。这样的记忆又快又准,又增加了历史的趣味性,而且学生用掌握的方法灵活运用,碰出火花,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如联合国的产生过程史实多,不好记,一位学生就想出了,“一二三四

五、提油来,公开宣告,命名原则”的好方法。

五、创设课堂情景、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

教师的功夫在于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生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中学历史切忌照本宣科,历史的天空很美丽,历史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将历史知识融入课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致,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就能加深。历史可以细读,历史必须细读,太多的素材可以挖掘,太多的细节需要把握。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史实。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从书中把握细节,宏观与微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享受历史,陶冶情操,应对高考。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它能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通过运用电视、电影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通过提供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教学材料,吸引、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信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功能,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穿越”已消逝的历史过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感,调动学生感受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
它能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的"口传笔授"花费时间多,传授知识容量小。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把课堂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地图、图示、表解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反映出来,扩大了信息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不要为多媒体教学而教学。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仅仅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仅仅是教师手中的一把“剑”。一定要从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出发,遵循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原则,用好这把“剑”,以便更好地配合历史课堂教学。
结束语:让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时俱进,更好的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精彩,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