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差异性不同座位对学生进展影响差别性要求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9806 浏览:357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座位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由于它的唯一性与方位的差异性,它对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个性形成与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具体原因主要是不同座位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产生差异以及与老师互动的程度不同。笔者认为,消除这种差异的方法主要有减小班额、合理编位、安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等。
关键词:学生;座位;发展;差异
在关注教育公平、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家采取了各种调控措施,如教育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结对子协同发展、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资等来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等。但是,在目前秧田式、大班额的编班情况下,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区域座位对相应学生的发展影响差异显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造成教育不公的原因之一。为了使教育公平的精神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均等的机会发展,研究不同座位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产生差异的表现、原因、消除成为必然。

一、不同座位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1.学习成绩的差异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的学习途径虽然不仅仅限于课堂,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的主要途径。而教室座位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具有方位的差异性,在对学生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中不同座位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有学者调查研究表明,前排学生成绩优于中排学生,中排学生优于后排学生。座位很不固定的学生成绩较差;常坐在一起的学生成绩比较接近;经常不和别人坐在一起的学生成绩不是很差就是很好;靠近走廊且源于: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为前排中列的学生成绩一般都很好;座位比较固定的学生成绩一般为中等或中等以上。

2.学习态度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的态度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学习态度与学生在教室不同的座位也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魏拉德·沃勒(Willard Waller)在对学生座位问题进行观察研究时发现,愿意坐在教室前排座位的学生,大多是在学习上过分依赖老师的学生,或者是学习热情特别高、求知欲特别强的学生;而愿意坐后排的学生,往往是些喜欢捣乱或不爱听讲的学生。我国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前排学生回答老师问题多,受到老师表扬的多;后排学生小动作多,视线游移多,偏离教师指令多。

3.个性发展的差异

教室座位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对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通常中、前排的学生一般比较自信,具有心理自豪感,而后排、边排的学生的自我认知则相对较为悲观、消极。

二、不同座位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发展是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对课堂信息感知、加工建构、行为态度改变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不同座位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不同座位学生对老师发出的信息整体感知度存在差异

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势首先取决于对教学内容的正确、完整感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完整感知除了与学生个人生理与文化基础知识背景差异有关外,还与教师发出的教育教学信息(教学内容)传递到不同座位区后的声音、视觉效果不同有关。因为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转换为语言、动作、可视的图文后再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通道进行感知、加工、储存等而获得。在声音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随着距离的扩大,信息强度有减弱趋势以及动作、图文等在同位置造成的视距和视角不同引起了视觉清晰度差异。这样导致不同座位的学生在对于同一个信息所需要花费的注意力不同,从而使后排或边排的学生相对于中前排学生更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和视觉疲劳,最终产生了对教学内容感知的正确性与完整性的差异。

2.不同座位的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的互动程度存在差异

学生各方面获得发展,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正确、完整的感知,还需要在与教师思想的碰撞、眼神交流、言语对话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陶冶自己的情操。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不同位置学生各种互动交流的程度有所不同。通常,教师在课堂上与前、中排的学生交流互动较多,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能清晰地从学生的表情、动作、回答问题中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从而使老师自然地随着这部分学生调整自己的语速、教学方法等,然后进行下一个互动。同时,前、中排的学生也能从教师眼神、语言、动作等互动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更愿意与教师交流互动,教学目标在这一部分的学生中更容易达成。而后排与边排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机会较少,甚至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玩手机、说小话、做小动作教师也不知道。这样就造成了前、中排学生更优秀,边、后排的学生越落后的现象。

三、如何消除座位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的差异

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享受到教室里每一种教育资源,有必要消除这种由于座位不同给一些学生带来的发展的差异。根据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消除这种差异,还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机会。

1.实行小班教学

目前我国规定小学班额为45人,中学班额为50人,而很多城镇学校班额大大超过这个指标。根据声音传递衰减规律和一个正常人高清晰的视觉范围30度,笔者认为,小学每班25人,中学每班30人更合适。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又能减少由于座位差异给一些孩子带来的发展差异。

2.合理编排学生座位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探究能力等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目前普遍采用的秧田式座位编排,在很多方面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展开、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座位的编排应该打破原来秧田式的唯一座位编排模式,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采取多种座位编排方式,如U型、分组式等,尽量使最多的学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另外,在编排技巧上也要根据各种情况灵活处理,如性别交错、成绩好差搭配、性格外内向搭配,品质优劣差异搭配、体质强弱搭配、爱好不同者搭配等。总之,通过合理的座位编排,避免不同座位给学生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促使整个班级形成一个凝聚力强、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的团体。

3.改善课堂装备

教育技术越来越发达,为了减少不同座位给学生带来的客观影响,可以引用现代化的教育装备。例如,教师上课时用“小蜜蜂”或在教室里安装扩音设备来避免教师自然音量衰减所致的边、后排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听觉疲劳。在改善边、后排学生视觉疲劳中可以在教室里安装电子板来代替原始的黑板或白板。电子板一方面在颜色、亮度上改善学生视觉,另一方面又不失原始黑板可随时擦写的功能。此外还可以播放教育视频,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说明性,减少边、后排学生无效思维,减少学生的视觉疲劳,提高学习效果。

4.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教学是由教师教与学生学组成的活动。教师的人格品德、课程设计能力、课堂监控能力、互动能力、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素养都深深地影响着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边排、后排的学生。一堂成功的课,可以吸引全班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一位受欢迎的教师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静心倾听他(她)的每一句话、关注他(她)的每一个神态,跟随着他(她)的思维转动,产生思想共鸣,使座位对学生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为了更好地顾及边排、后排学生,教师还必须提高对边排、后排学生的关注力度,如平时多留意、多提问、多表扬这部分学生,增强与这些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使不同座位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