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语文课关注学生进展,让语文课焕发生命火花前言

更新时间:2024-04-14 点赞:5352 浏览:12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时常听同事在办公室议论:语文课不好上、上不好,在课前也翻阅教参上网查资料了,在课堂上像演说家一样妙语连珠觉得讲得也很精彩,可是学生似乎不买账,对语文课的兴趣总不大。
为什么大家觉得语文课这么难教呢?《礼记·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读了这句话,我们就应该懂得:课堂上语文教师不能不讲,但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课堂上最活跃的因子是学生,学生积极参与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人文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才能让语文课焕发出生命的火花!

一、要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种苦差事。老师窜读窜讲,学生朗读背诵似乎是文言文教学永恒的基调。记得在教学明代文人魏学洢的《核舟记》时,第一课时我已经带领学生朗读了,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而第二课时的任务是通过一些细节来体会雕刻艺人精湛的技艺。如何上好这节课呢?我想,如果单靠我一个人去分析课文,效果肯定不好。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决定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表演。于是上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道具。制作胡子的玉米缨、装饰发型的柳条、用硬纸折叠成的高帽子、几件作为古人衣装的床单……
上课铃响了,我从举手的学生中请了几位“演员”上讲台,把讲台当成了核舟。我让底下的学生当“导演”,让他们结合课文给演员们摆造型。几分钟后,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指出了演员们的问题。有的说佛印应该袒胸露乳,肚子大,于是几个学生在“佛印”毛衣里又添了几件衣服;有的说鲁直右手姿势错了,应该“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有的说居右的舟子应该把头仰起,嘴张开,“若啸呼状”……“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被掌声包围。我让大家根据刚才的情景快速背诵有关段落。此时,就连平时不看书的学生,也打开书,背了起来。
整堂课,学生的精神活动积极活跃,整个课堂也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二、要给予学生发挥才情的机会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上课时,我们要把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使他们学会学习,获得学习的能力。
教学散文《散步》, 课堂上,从“整体感知”进入“局部理解”课文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散步》中的那位父亲或其中的一位,面对分歧,你是怎样作出抉择的?”问题一抛出,课堂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烈气氛。通过讨论交流,大家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感想。有的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会想到母亲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培育之恩,我会选择走大路。”有的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觉得选择很困难,但我会选择走小路。因为‘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也很听她的话一样’。我想母亲是明理的,她会理解我的。”还有同学说:“我如果是文中的那位妻子,我会听从丈夫,因为我不想让丈夫左右为难,也不想在母亲心中留下坏印象,因为媳妇难当。所以文中的妻子很伟大。”全班同学都笑开了。其他学生也纷纷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文本,作出自己的表述。
我对他们的感言表示了理解和赞赏,因为从学生的发言中,我感受到他们正在正确抉择自己未来可能的生活。这样的上课方式不是比老师枯燥的说教,单一的解读更精妙吗?

三、要给予学生大胆联想的空间

在教学泰格特的《窗》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
“文中靠窗的病人支着羸弱的身体,面对光秃秃的墙,编织出窗外的美景;不靠窗的病人却不惜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满足一己之私欲。我觉得文章赞美了高尚善良,鞭挞了卑劣自私。”
“老师,其实,我觉得不靠窗的病人也是热爱生命的,因为他希望看到窗外的美丽景色。而且他也有权利看窗外的景色。”这个想法很人文。
“老师,培根说过‘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他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我想我们应以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像那个不靠窗的病人,他的嫉妒阴暗的心理不只毁灭自己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也毁灭了别人。这也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心胸宽广。”
讨论还在继续,我却在想:如果说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艺术空框,那么,今天对泰格特这扇窗的解读,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联想,做了一次很好的完形填空。我及时抓住了学生理解文本的生成点,让学生深入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地说,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就能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总之,让学生喜欢发现、乐于尝试、自我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火花!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