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一种“接受”心理氛围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7628 浏览:24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求学和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创造一种“接受”的氛围,很大程度上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
上小学时,有位女老师经常唤我们“宝贝”。一次练习课,她检查我的作业,指着一处错误,对我说:“宝贝,你怎么这么粗心,把小数点给移错位置了?”一句话,把我羞得满面绯红。同时,那声“宝贝”叫得我幸福极了,感觉她就像充满抚爱的妈妈一样关心我,鼓励我,从此,我总是渴望着上她的每一节课,并决心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她。事隔二十年了,我对这位老师仍然记忆犹新。现在想起来才知道这位女老师的教学是充满抚爱的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抚爱激励”。她给学生创造出一种“青少年犯错误连上帝都可以原谅”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接受批评的同时竟还能心存感激,这位女老师真是聪明至极。
在外上学时,齐熙品老师教了我们一年教育学。这一年中,我从未见他皱过一次眉,瞪过一次眼。他总是微笑着给我们讲课,上课提问直呼学生的小名,让人感到亲切、舒服。每当齐老师面带微笑充满信任地对我们说:“xx,你来谈谈。”我的心便会涌起一阵感动。虽然我对他了解不多,但他的微笑如一朵灿烂的花朵绽放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此生此世难以泯灭。也许,这就是微笑教育的魅力。正是他的微笑、他的亲切使学生感受到了他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从而在心里接受了他的人,而盼着上他的每一节课。
曾有幸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节作文观摩课。于老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话语、挥洒自如的教学才能真正令人叹服。于老师说:“当你让孩子感到他是在受教育时,那么老师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当老师在孩子眼中是老虎时,即便是真理也等于零。”于老师说得精彩,做得更精彩。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幕。师:“我带来一样东西给大家看看。(出示大红花)我想把大红花送给热爱劳动的同学,请同学们提四位同学的名。这四位同学中,谁的事迹最感人,老师就把大红花送给谁。现在分成四组进行讨论,看哪个组说的理由充沛。”“一石激起千层浪”。于老师话音刚落,小组同学便争先恐后地说着本组被提名的那位同学的事迹。没想到,四组同学各执一词,理由都很充沛。于老师装作两难的样子说:“难了,大红花就这一朵,到底给谁呢?(略停)这样吧,一人带两秒钟。”说着,他便给离他最近的那位同学戴大红花,边戴边问听课的成千上万名教师:“有带相机的没有,给留个影,留个影。”霎时,闪光灯频频闪动。当于老师拥着孩子一起照相的时候,我看到那个紧紧贴着老师的孩子的脸上涌动着幸福的红晕。合影后,于老师摘下大红花,又跟孩子亲切地握手,再给下一个孩子戴上。给孩子佩戴大红花,与孩子留影,和孩子握手,这是多么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临近课尾,于老师说:“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谈谈对于老师的印象。”(回应课的开头)最后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竟然说出了让所有听课教师都惊叹的一句话:“如果评选教学最好的老师,那么这朵大红花应该献给您!”这是从学生心底发出的心声,这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顿时,全场爆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于老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种“接受”的心理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敢说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618jyw.com
、爱说,是上课又不像在上课,在不经意间上了一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这样生动而又蕴含着人文情怀的课,哪个孩子不愿意上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触摸、赞赏、尊重的需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抚爱的饥渴”。老师的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认可的点头都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快感、责任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你不能在一个颤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的确,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影响学生主体角色形成,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气氛,心理氛围的生成是教育的需要、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那么,老师,请您试着转变一下师生角色,给学生创造一种“接受”的心理氛围,让学生更加爱学、乐学吧。那样,学生会更加接受您,甚至会包容您的种种缺点。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营子区滨河路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