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资源优势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开展特点美术教育站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15376 浏览:621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充分挖掘农村美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特点,大胆的进行农村美术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路子。
【关键词】农村;资源;开发;优势;特色
发挥农村资源优势 开展特色美术教育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认识,特别是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但由于经济、观念、师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城市美术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农村美术教育却存在着长期落后,举步不前的状况。根据农村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觉得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开展特色美术教育。

1.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1.1 优势。农村孩子虽然在物资等多方面不及城市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孩子,但并不等于农村的美术教育就比城市的美术教育困难许多。相反,农村美术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让农村美术教育也有着无限的就地取材的机会。例如: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平原田野、红花绿叶、水中游鱼、空中飞鸟,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激发人们无限的美感;端午节、元宵节、除夕、庙会等千百年的农村文化、地方风情富有强劲的艺术生命力;这些都给农村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1.2 存在的问题。

(1)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还没有它应有的地位。师资投入不足,学校表面上抓素质教育,而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广泛存在。(2)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一味地说教或强制,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3)教材内容安排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没有针对农村孩子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安排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简单划一,存在明显的成人倾向……农村孩子知识文化水平的不及与教材出现了断层。

2.搞好农村美术教育具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占绝对优势,农村人口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我们全民族的素质,农村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全国美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实施。关系到我们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
发展农村美术教育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代进步的需要。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明的需要。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把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与健康积极的“审美”趣味联系起来,有利于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上积极良性的发展轨道上来。另外,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发展农村地方经济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农村地方经济中,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在许多地方农村经济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发展农村美术教育对于民间美术工艺的发展自然就会有着其特殊的作用。

3.开展农村特色美术教育的探究

鉴于农村美术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一些原因,作为一名农村美术工作者,我觉得应该对农村的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重新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主动担负起农村美术教育的重任,充分挖掘农村美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特点大胆的进行农村美术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变劣势为优势,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路子。
新课程强调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广大农村地区有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资源可以为我们所选择。1.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自然景观:如广阔的田野、美丽的河流山川、蓝天白云、动植物和奇花异草;天然材料:如木、石、竹、土等等。2.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艺术:雕刻、编织、泥塑、纸扎、蒸花馍、剪纸、蜡染等等;民风民俗:独特的节日、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身怀绝技的民间工匠和民间艺人等。
3.1 教师角色转变,成为农村艺术资源开发的主体。课程资源是课程教材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和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过去,教师担当的是课程实施中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消极的接受专家学者开发的课程。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开展特色美术教育就要求改变过去教师注重教材,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成为艺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角,不仅要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利用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空间”,“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
特色化美术教学顺应教改的需要,教师要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地对原有美术进行增、改、补充。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增: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如:《美丽的羽毛》、《萝卜雕刻》、《听话的泥巴》、《麦草画》、《玉米根艺》等。改:即对原有的教学活动做一些适当的修改。在教材中《高大的楼群》,农村孩子对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大厦形象模糊,因此我们可以把内容改成家乡的建筑。补充:如剪纸,结合农村当地的民间剪纸,可以剪各种动植物、人物、窗花等。

3.2 开放教学过程,满足学生需要。

3.2.1 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美术根植于生活。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由于独生子女现状和“家长承包制”,使孩子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缺少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因此,作为他们的美术老师,努力引导他们走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1)农村风貌,激发美感。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乡俗之趣,陶冶个性。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农家庆贺节日、婚丧嫁娶仪式等,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俭了一时的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农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不同的时节,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如清明节家家户户吃饺子、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放焰火、挂灯笼……。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是对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3.2.2 观察家乡变化,激发乡情。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充满了无源于:论文格式排版www.618jyw.com
限的生机。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一台台现代化的播种机、收割机挺进农田;一个个养殖场、蔬菜大棚等,这些都是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通过观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此时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我们的新农村、家乡新居、乡村体育馆、影剧院等等,同时学生也发现了家乡环境的日趋恶化,此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宣传画、变废为宝等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总之,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

3.3 探究教法,开阔教学空间。

3.3.1 组织出外写生,感受自然。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而更本质的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欣赏教材中的图片,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苦思冥想,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甭提有创意,而且越来越讨厌画画。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出外写生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
3.3.2 活用各媒材,开拓表现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而新课标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因此我们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绘画技法指导,让学生在尝试新的画种的绘画过程中,掌握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更加随心所欲地创作,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
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的各种秸杆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结合当地资源,可以设计出象《有趣的草编》、《树叶拼贴》、《萝卜雕刻》、《捏泥人》、《种子粘贴》、《玉米根艺造型》等工艺课。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热爱美术、学习美术的人多了,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大面积的提高,农村的美术教育才会逐渐形成特色并走向正规。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特点,扬长避短,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开展特色美术教育,是需要广大农村美术教师不断去探索、研究、思考的课题,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农村教育对我们的希望。
参考文献
张桂木 《美术课程标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继存 《论课程资源与利用》 学科教育
收稿日期:2013-01-2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