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生谈初中生在生物实验中能力培养资料网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10009 浏览:362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物学科是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编《生物》教材的特点,几年来,我在实验课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良好效果。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新异的事物感到新鲜、好奇,这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我在实验中往往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使之转变成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例如在讲“叶的形态”一节时,课前我采取了许多标本。上课前我将这些标本放在讲台上,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被这些标本吸引住了。上课时,我说:“这些标本都是在咱们的校园内采集的,与我们同学每天朝夕相处,但我们了解它们多少?”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我激起来了。紧接着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事前准备好的标本按顺序发到同学手里。在讲叶的组成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两种标本,有一种带托叶,一种不带托叶。引导学生观察托叶生长的位置——叶柄基部两侧,特别让学生观察不带托叶的叶柄基部两侧有什么特点。很多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看到了托叶脱落后的痕迹——托叶痕。通过学生的反复观察,不仅使学生对托叶认识深刻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讲叶序时候,我也是把三种叶序的枝条发给同学,指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再根据不同叶序的特点辩认三种叶序,这种做法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在观察中,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些有关的问题,如在叶腋处的芽等,教师不能回避,应给学生明确的同答。这样做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当这节课的下课铃响后,同学们来到校园的杨树、槐树、月季花池前,议论纷纷,指指点点,验证着课上的内容。

二、利用学生渴求参与心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很多学生并不满足于直观的观察,而是渴求自己亲手操作和实验。利用学生这一心理,我经常为学生创造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例如在讲“叶的结构”一节的教学中,我采取实验操作和讲课同步进行的教学方式(以往是先讲课后做实验)。首先指导学生练习徒手切片,让学生边观察自己制做的“叶的横切”装片,学习叶的结构的有关知识。讲完课后,再留下一些时间检查自己制做的装片是否合格,不合格可以重做。这种做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积极参与的要求,同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例如:“显微镜的使用”一节教学中,很多同学是第一次独立操作显微镜,非常渴求用显微镜看点什么。为了上好『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也为今后的实验打下好的基础我采取以下步骤:(1)课前培训实验小干部,使他们能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在课上协助教师辅导同学。(2)安排两节课连上,这样即满足了练习时间,也能使学生的操作达到熟练程度。(3)在课堂上开展操作竞赛,比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正确的安放、对光、观察到细胞物象并找到某一种细胞,这样安排既满足了学生积极参与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利用学生求知探究的心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并不仅仅满足于现象的观察和简单的验证操作。如:很多学生经常拿来一些动植物标本或看了某些报刊杂志后来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种强烈的求知驱使着学生们对所学知识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即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而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在实验观察和操作的体验中进行的。例如:在前述“叶的结构”一节的教学中,我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知识把观察到的东西自己分析、归纳、总结源于:硕士论文www.618jyw.com
,得出结论。如:我提出的问题是:在观察叶肉细胞时,注意观察接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细胞的形状、排列叶肉细胞内叶绿体颗粒的多少与叶的功能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运用基础知识分析总结,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样的结论(不由教师总结,而由教师引导)同学们不但记得牢,而且能理解会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也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学生的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教材上的实验无论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药品的配置使用,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等都有较为合理完善的安排,是众多专家智慧的结晶。但我们要告诉学生,这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恰好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不要把生物实验课上成实验验证课,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同一个实验,各实验小组可以准备不同的实验材料。比如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教材上所选的实验材料是菠菜,我们可以准备菠菜、甜菜叶、萝卜叶等。甚至鼓励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实验材料选用。再如: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除了教材上提供的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可以尝试用花瓣、白菜叶、紫甘蓝叶等。可见,在选取不同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寻找多种实验材料,得出多种实验结果和结论。在启发动员学生选取多种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在用多种材料反复的实验中,熟练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面对不同实验材料出现的实验结果时,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与归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自己也会做科学。对课本实验材料的再次探索,可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观,培养创新精神。我们还可以从对课本实验的实验结果等方面让学生进行再次实验的尝试,培养学生做科学的能力。
以上是自己利用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点滴体会。当然,培养学生能力不仅在实验课上,在其它教学活动中同样可以进行,有待今后的实践和总结。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