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课堂改善数学课堂练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10570 浏览:37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高等数学在高校理论课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在教学中学生学不好、学不会高等数学的问题依然存在。改变课堂练习模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学 课堂练习模式 被动学习 主动参与
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地位和和作用日益提高,作为高校基础课程之一的高等数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等数学在高校理论课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在教学中学生学不好、学不会高等数学的问题依然存在,依然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要面对的问题。高等数学由于课程内容多,学时有限,加之系统的严密逻辑性,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使得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消化理解,从而产生对高等数学的厌恶、恐惧和害怕心理。要让学生从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在无法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可以在“教”上下工夫,在“练”上下工夫,其中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变课堂练习模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教学实践证明,这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摒弃霸权地位,在“教”上下工夫。

高等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偏重教,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大多数课上仍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偏重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单方面教学任务的完成,拿着教材、教案照本宣科的现象在教师中还是比较多见的。二是轻视练,导致练习模式单一。要解决偏重教、轻视练这些问题,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教”上下工夫。
一是要转变观念。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定理、概念、例题讲了,学生学不好那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了,这些与我教师没有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很好地指导学生去学。我们要摒弃教师在课堂的霸权地位,要彻底放弃那种以我为主、一个人说了算的传统而又落后的教学观念,要把学生从被动从属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给学生创造阐述自己看法、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创造广阔的空间。
二是要转换角度。
在教学中常听到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讲的都懂,轮到自己做题目就无从下手了”。这句话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常言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对教师而言,书本上的知识都不难,在主观上就会认为我教了,学生肯定也就会了。其实不然,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高等数学就是一根难啃的骨头,真正能看懂教材的寥寥无几,花费的时间与学习成绩是不成正比的。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的个体差异也非常大,有的一点就通,有的是手把手教、反复讲解还是目光呆滞地看着你,让老师毫无成就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接收的主要是来自教师的信息,这样机械地学习,学生易感到枯燥乏味,会增加疲劳感,兴趣自然会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一是要关注学生个性和个体差异,一定要吃透教材,摸透学生,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准备、去安排教学。二是要针对教授的内容,多思考学生获取新知识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挑战困难等。三是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消化程度积极倡导“互动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所,创造一种气氛,提倡学生动脑筋、多思考,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只有这样,才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理解接受水平,让教与学形成一体,有机结合。

二、改变练习模式,在“动”上下工夫。

传统的数学课堂练习模式,大都采取简单的口头问答或板书练习形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等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我们要在练习模式上下工夫,就是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上的漏洞和思维方面的欠缺等,有目标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思考、辨析、对比、讨论,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创造弥补不足的时机,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克服困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提高智力水平。
一是要精心设计。
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方案,在“动”上下工夫。数学课堂练习依然是离不开让学生“动口”、“动手”,但让学生真正“动脑”才是我们的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要设计好练习的各个环节,在“动口”、“动手”上做文章。
“动口”应不再是那种教师问学生简单机械答的练习方式。高等数学中许多概念、定理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熟记,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题目,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回答,而是要求学生要用语言来叙述分析思考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清楚有关的数学概念和性质,熟知相关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熟悉运算公式和解题方法。这个练习,让学生学会了数学语言的组织、表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并加深记忆,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同时还杜绝了过去那种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且流于形式的问答方式。这样的练习虽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动手”也不是一味地教师出题目学生在黑板上做题目的练习,而是让学生分析讲解、学生归纳讲评。单纯的板书练习,仍是老师这么讲、学生这么练,对与错老师说了算,结果是学生做对了是稀里糊涂,做错了也是稀里糊涂,不知道问为什么,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里强调的“动手”,就是变单纯的板书为板书加讲解,要让学生说得清,道得明。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步骤较多、方法较活的题目,也可以是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学生到讲台上来练习,只需写出主要步骤,甚至可以不写出答案,但必须讲解自己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有时间还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讲评,甚至是一道题目被几个学生轮流修改,每个参加修改的学生又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对的根据是什么、错又错在哪里。几番争论下来,再加上教师最后的分析讲解,对学生而言相关知识的掌握自然是比较牢固的。这种练习,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分析、归纳、讲评,远比从教师的角度更为重要,也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学生以往心理上的被动感和被支配感将有所减弱,学生易进入、易启发、易成功,从而愿学、想学、要学,这样形成的教学氛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达到了理解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教学之目的。
二是要积极引导。
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始终处于被管理、被支配的地位,接受的教育方式基本是传统的灌输式,习惯于“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年轻人表现欲较强这一特点,给学生以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不要追求单纯的教学,要学会进行积极暗示和鼓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敢于并善于表现自己。对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妥善处理,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教师要积极肯定,这样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数学课堂练习,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功感,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厌恶数学到喜欢数学、爱学数学,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实践表明:选择恰当的数学课堂练习模式,改变了单纯教师讲学生答的教学局面,既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气氛,让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使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的知识结构、重要概念、定理、公式、应用等基础知识及思想方法,掌握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提高解题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关键在教师,学生学好高等数学关键也是在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突出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要把精力放在促学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使教师与学生同时受益,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这些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目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