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绚丽多彩多媒体——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更绚丽多彩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13237 浏览:505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在实验中发生和发展的,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鲜明,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优化。

一、利用多媒体,增强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效果

(1)变危险为安全。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闻。如果使用实验教学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并分析本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如初中化学实验中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在点燃氢气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在实验前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使启普发生器爆炸的情景,真实而形象地展现出违反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这比老师“纸上谈兵”反复强调印象要深刻得多。
(2)变不见为看见。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因此,只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如电解水的实验,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模拟,这样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化学变化的过程,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从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3)变微声为有声。有些化学实验是伴有声音的,为增强效果需放大音量,如镁条燃烧、氢气的验纯实验。这些实验声音都很微弱,不易察觉。也有的实验在模拟错误操作中,为增强危险感也必须配制声音,以渲染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起兴奋而使学生产生兴趣。
(4)变小为大。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而演示的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固体的溶解、颜色的变化以及气体的溢出等现象,可见度较小。如果将这些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现象,这样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内容为直观现象,增强了演示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果“未卜先知”,没多大新鲜感。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等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用图形、图像、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同时配以多种人机交互手段,使认知原理中的情境学习理论和问题辅助学习理论等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有些实验由于现象差别不大,对比起来比较困难。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多媒体放大对比,引导观察,可清楚地比较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又如化学实验中有关气泡形成、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的对比实验,借助多媒体来完成就会更加清晰明了。
在某个实验完成之后,将各个实验现象及发生的条件和实验过程等制成课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正确的总体认识。如学生做完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就将安装仪器的先后顺序、氧气的收集方法、拆卸仪器的先后顺序的课件给学生放一遍,这样在学生做实验的基础上起到了小结的作用,不仅使先后的实验现象连贯地再现,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是老师设计实验,学生“照方抓药”,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遏制。有些学生因为好奇而喜欢将实验药品随意混合或任意改变反应条件来观察发生的变化,老师也会考虑安全因素而加以制止,虽然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但实属无奈。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创造不同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计算机的“实验室”里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进行设计、探索、实验。
总之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618jyw.com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勃勃生机,它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