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初探培养青少年坚毅精神探讨大专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16816 浏览:722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坚毅精神是一种性格和品质,缺乏坚毅精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乃至健康成长,坚毅精神的培养应从青少年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帮助他们学会自立、依靠集体影响力、适当为他们创设受挫情境这几个方面着手,应贯穿于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
关键词:坚毅精神 自立 集体影响力 受挫情境
坚毅精神是一种性格和品质,它表现为勇敢、顽强和忍耐,即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对待,从不叫苦畏难,而是知难而进;在受到挫折时从不气馁颓丧,而是跌倒再爬起,继续奋斗。
根据研究表明,缺乏坚毅精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乃至健康成长,如有的青少年做作业时就东摸西摸,爱做小动作,他明知这样做是不好的行为,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对打架、骂人等不良行为也是这样,明知不对,但到时就忍不住,还是照干。根据少管所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根子也就扎在自控能力差上,实际上也就是缺少坚毅精神。培养坚毅精神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个体的自信心

一个人的自信心乃是其坚毅精神的源泉之一。在学龄初期,一般儿童对自己的力量缺少信心,往往表现为胆小怕事,做什么事总是畏畏缩缩,这是因为小时候什么都由大人包办的缘故。如果大人们一直包办下去,以后他就会缺少自信心,从而缺少内在的自制力。如果大人们能逐步教会他们的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而且目的明确的活动,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会传授些能为其接受的知识、技能或技巧,就能不断地增强其生活自信心,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向往和好奇,并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坚毅精神往往就是在自信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青少年总想象自己能和成人一样被人尊重,这对于发展他们的坚毅精神有较大作用。例如,他们有时会像成人一样对别的孩子发号施令;他们十分崇拜英雄,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勇敢、豪迈、无畏的人,救人于危难之中,如果家长和老师们对其表示应有的信任,他们就能表现出一定的坚毅精神。所以爱护和培养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培养坚毅精神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三、帮助他们学会自立

青少年行为不自持的普通原因之一,是其不能独立生活和学习。特别是那些被视为掌上明珠的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他们的生活完全被家长们承包去了,甚至连穿衣,吃饭,洗脸,洗脚都依靠父母。对于这部分青少年特别需要帮助,不是继续替他们代劳,而是教会他们自立,指导他们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多让他们参加实践,使其养成独立生活和学习的习惯。一旦他们能自立,能力就会跟着提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才能表现出应有的坚毅精神。

四、利用集体的影响力

根据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同伴集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决定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称这种现象为从众现象。青少年的同伴集体有正式的班集体和由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小组。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坚毅品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的现实情况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唯我独尊”的地位,他或她的行为往往很不自持,可一当进入纪律严明的学校和班级,他或她就会变得很守规矩,这便是集体影响力的作用。如果一个班集体班风好、学风浓、风气正,哪怕再调皮的学生也会受到集体的感染而逐步变好,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注意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入手,推动学生自理自律精神的养成。

五、适当创设受挫情境

有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所谓创设受挫情境,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某种受挫情境,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指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情绪控制行为,帮助他们运用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正确手段,提高他们的耐挫能力。有些外国学者主张,现代的家庭生活不能过分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最好是使之稍微俭朴一点,使之有所不足。对于精神生活也应这样,如今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面对瞬息万变的新情况和新知识,可是身边不知“知识饥饿”的青少年是很多的,如果适当控制些他们的学习条件,使其感到有所不足,激发其求知欲,这样一来,孩子们在“饥饿感”的驱使下会振奋精神,不断追求,从而养成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经得起挫折的坚毅精神。
总之,坚毅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之中,其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每个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在内)是否引起高度重视,是否把它同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我们认为,要弘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华,必须从小时候抓起,加强耐挫教育,培养坚毅精神,是势在必行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