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师生关系语文课堂革新型师生联系内涵怎么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22203 浏览:967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正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永恒的主题一样,“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执着的追求。关注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在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肩负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螺旋交织的当今社会,在教育格局急剧变革、痛苦裂变的转型时期,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乃是重中之重。英格尔斯大声疾呼:“如果没有观念的现代化,那么再完美的现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成废纸一堆。”当今教育观念变革的五大趋势是“由狭隘的质量观转向整体素质观,由接受教育观转向自主教育观,由划一性教育观转向个性发展教育观,由‘复制型’人才观转向‘创新型’人才观,由一次性阶段性学习观转向终身学习观。”因此遵循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创建平等、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师生关系乃是教育变革的关键,教师立教的根基。

一、理念的推崇与力行

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的进程尤其缓慢,令人揪心。“应试教育把‘知识传授——考试——评分——升学’作为教育过程的全部;用对好分数的现实追求来代替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这是一种‘分数拜物教’。一定程度上讲,教育爱的失落和某些教育病态人格的形成就是由这种‘拜物教’直接导致的。据说,不尊重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很多发生在所谓‘最负责任的老师’和‘责任心较强的教师’身上”。这实在是跌入了应试的深渊,陷进了责任的误区,是教育领域的短视行为。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缘兴趣按意愿自主地开展各种活动。我们应牢固树立并积极力行平等、和谐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只有切实坚持教育,才能尊重个体的人格,珍视个体的差异,肯定独特的思维,尊重独立的选择,为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开发、思维创新创设一种良性友好的健康氛围;只有做到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保证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求得教育的最优绩效。
创新型的教师要牢固树立情感教育的理念,对学生恒有一颗爱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把评价作为激励,而不是作为惩罚。哪怕是批评,也要能慎之又慎,象送礼物给学生一样,给人一种享受感,使人悦纳诚服,不能让美好的爱心披上恐怖的怪套,更不能让真诚的关怀因过度严肃而让人望而却步。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老师应开放自我,广辟言路,异议,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多些和气,扫除霸气;蓄养才气,抛弃俗气;多些对话,杜绝训话;多些雅言,摒弃恶言。“我们经常抱怨社会还缺少一些,可是社会的基础是学校的,没有学校的,谈不上社会的……曾经中国的学生上课都是正襟危坐,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在外国教育家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问题怎么可以齐声回答?”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性差异,让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鼓励标新立异,不拒怪才,不惧歪才。只有多一份气氛,多一种倾听姿态,多一份人文关怀,多一些人格塑造,让人产生崇拜感而不是畏惧感,让人产生亲近感而不是疏远感,即敬而不远之。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真正的师道尊严,也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管理不该是死板苛刻的管制,而应是真诚周到的服务。“一旦挫伤一个人的自尊心,他会以十倍的疯狂、百倍的力量来和你抗衡”,朱永新教授如是说决不是危言耸听,诸多铁的事实、血的教训已充分证明这一点。我们尊重个体,还应多一份宽容善遇,多一些微笑服务。有哪一位老师能象季羡林大师那样长时间地为一名学生看护行李,可见其宽容超乎常人的想象,可见其用心良苦,乃大师所独有。身教重于言教,这便是大师的人品风范、教育艺术,这远比摆架要高尚,比训斥要科学,这是这位学生进入北大上的最好的一堂课,其宽容影响力度大,作用范围广,持效时间长。以作风来进行教学、探讨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尤其要重视的,更是必须要做到的。

二、双向真诚的情感交流

教与学的过程不仅是认知过程,而且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育主要通过情感人格素质层面去影响人、感化人,即通过情感的交往与影响使对方情感发生变化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师也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树立“友谊第一,教育第二”的理念,最终才能实现真正的互融双赢,如过分强调“教育第一,友谊第二”,最终可能导致关系僵化,实效难见。朱小曼教授富有远见地指出:“事实上教师一旦从批量的传递知识的方式中解放出来后,教师的作用就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发生影响上。……这种影响对学生的终生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育的体制下,师生之间也有交流,但大都是训斥式、批评式、一言堂式,缺少了情感,缺少了倾听,缺少了交流。传统的问题处理通常是扑火,是指责,是恐吓;而现代的情感交流是点燃,是沟通,是开锁。传统的交流是居高临下或传授秘方;而现代的交流是换位思考或共同探讨。传统的交流停留在“行”的层面上,是单向、单一的,其目的是控制,是明告不能、你不应该这样做;而现代的交流深入到“心”的层面上,是双向、多样的,其目的是疏导、探讨怎样、你觉得可以怎样做。其现代气息、精神体现在语气、姿态、方式、角度、场所诸多方面。可对话沟通,可体态暗示,可通过他人转告,可活动感悟。对话可倾听交谈,也可纸上谈心,还可电话沟通、虚拟交流。“生站师坐问答式”的谈话出严重的不平等,导致心理上的对抗,表情上的严肃,目光上的斜视,言语上的顶撞,效果上的弱化;而“平起平坐商量式”的交流体现了真正的平等,唤起了心灵上的感动,表情上的放松,目光上的注视,言语上的倾诉,绩效上的优化。爱心失落的训导是笨拙的、低劣的,温情荡漾的交流是崇高的,磁性的。

三、认知内容的互通有无

上海市一项调查显示:部分特级教师受欢迎的程度很低。同时我们也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有时很受学生的欢迎。这很能说明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何以如此?“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可以这样说:独教而无友,则江郎才必尽。教室只是小天地,社会才是大课堂;教本只是数据库,学生才是信息场。现代课程观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博学多识,具有复合课程的教学能力,在课程实施中贴近现代社会生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当今社会态势瞬息万变,信息日新月异,不少接受传统教育培养的老师则真有点应接不暇,力不从心,接受显缓。而当代中学生头脑灵活,思维开放,猎奇求新,聪明好学,极易多渠道地掌握现代信息和技术,成为最新信息的载体,且大都先于老师,多于老师,真可谓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正因为这样,才迫切需要老师在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应该做到与生俱进,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教学相长。自明认知不足,了解学生需求,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把神圣的教鞭递给学生,把庄严的讲台让给学生,把探讨的权利还给学生,建立“教师向学生学”、“教学相长”的平等互学的关系,把课堂变成师生互通有无、共同交流、彼此探讨、切磋研究的论坛,而非经师论道、诵经读文的佛堂。把“一言堂”真正变成“群言堂”,把独奏变成伴奏,把权威变成助手,把传知变成互研,把倾听变成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教学相长,顺应创新教育的潮流,真正实现全面快速提高综合素质的理想追求。
总之,创新型教师必须是一个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的研究者,是一个善于积极向文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时代学习、向学生学习的终生学习者、不断进步者、顺应时代的创新者。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多方法地弘扬学生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创造的才能,丰富学生创新的成果。

四、学习过程的互动相长

这里我说学习,不说教学,是因为把教育过程本身看作是老师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协作研究的过程;是教科研与学科研密切联系、高度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通过活动把学生和自己都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互相活动,彼此感动,你我促动的过程。
“教育中的关系是人的关系,而且是生命的相互创造和提升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也不是人格的绝对权威。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同生同长的关爱结构中,这可能才是教育的真实状态”,也才能达到教师关怀人、提升人素质的教育目的。“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值得大力提倡的崭新理念。“信息化社会决定了两代人的双向社会化,成人‘化’孩子,孩子也‘化’成人。……其实这也就是美国著名人类社会学家米德所讲的‘后喻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文化’,即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讲台可以让给学生,知者上,课堂可以还给学生,能者来。师生角色是互换的,方式是互研的,过程是互动的,效果是相长的。现代互动式教育理念认为:“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解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种多项活动、多边交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充分利用时空,形成一个主体教学网络,变单向传输为全员参与,变传知为主育能为主。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动。老师要敢于与学生比赛,要乐于向学生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学习过程,实现“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转变,创设师生相互比赛、生生相互竞争、师生协作探究、全员相互提升的良性环境,真正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力求人人达到人品高尚、学识渊博、能力长进、创新丰硕的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
总之,整合起来看,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的创新型师生关系应是彼此尊重、友好交流、合作探讨、互动相补、发挥潜能、注重创造、相互提升、共同进步的和谐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其维系的纽带是平等,其学习的方式是互研,其磨合的过程是愉快,其思维的成果是创新。我们应将这种关系贯彻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为创新教育的加快发展开辟一条阳光大道,塑造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学有特长、能力出众的世纪新人,振兴民族的宏伟大业。
作者单位:江苏金湖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