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素养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11833 浏览:4668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高中政治教材中的辅助文栏目“名言”一栏中,摘录了大量与原理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等,它们能更好地辅助说明和印证正文的内容,从人文素养的角度让学生和教师去领会和感知教材的相关原理,同时,也能用原理去分析、思考相关的引文。
这类引文往往以谚语、成语、诗词歌赋、名人名言、书刊社论、讲话指令、方针政策等形式出现。
在一些试题中也往往出现引文类试题,兼具文学性、政治性、哲理性等特点,但有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把握。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讨。
一、将引文放到一定的语境和环境中去理解,切记不结合背景材料去解读引文。若是教材中的引文,则要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和分析。
例如:“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首先,感知诗的大体意思“农民希望尽快下雨缓解旱情,地主们害怕下雨耽误了听歌看舞的享乐”。其次,结合教材内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本诗所引的位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所以,它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就不同。”例如:“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首先,感知诗的大体意思“物质世界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揭示了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性。”其次,结合教材内容“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所以,它反映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日月轮回,寒暑交替反映了“运动时有规律的”。
教材中使用引文的地方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引文有效地利用,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切不可熟视无睹或不了了之。

二、加强语言文字功底的培养,特别是诗词和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语文功底是有效理解、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时常准备相应的工具书,不懂就查,加强积累,厚积薄发。
例如:李商隐《谒山》中说:“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其大体意思:想系住太阳以留住时间匆匆的脚步,但是缺少足够长的绳子;面对如水去云回一样流逝的时光不由生出无限惆怅。这反映出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荀子有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解读与分析:第一句是说“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不为尧(是良君)而存在,也不为桀(是暴君)而消亡。”说明了规律的客观性。第二句是说“与其尊崇天而思考和仰慕它,还不如把它当作物一样来控制着它、畜养它!与其顺从而颂扬和赞扬它,还不如控制自然,利用规律,服务于人类生活和实践!”说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例如:“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而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这是《齐桓公知士》中,齐桓公对大臣们阻挠任用宁戚为齐国大夫所作出的答复。齐桓公坚持任用宁戚“以为卿相”,并在其辅佐下成就了霸业。这则故事启示人们在对待人才的选拔上要:看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教师适当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点,给学生增加新鲜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式。

文学中有“拟人”手法,即物变成人,以物拟人,它与美学中的“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是相通的。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云破月来花弄影。”“下课的铃声是悦耳的,考试的铃声是紧张的。”“移情”是指人们带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去认识客观事物。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则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同时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而不能把“移情”当成是主观唯心主义。
文学中还有“托物”手法,即人变成物。“托物”者大半不愿直言心事,故婉转以隐语出之。比如,曹植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豆、豆萁”比喻曹氏兄弟,“同根与相煎”从哲学角度可看作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清朝有一位诗人不敢直接骂爱新觉罗氏让胡人夺了明朝的江山,乃在咏《紫牡丹》诗里寄意说“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从哲学角度,“非正色与也称王”则可以看作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南朝梁国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写得细腻入理,以反求正,以声写静,非同凡响。说明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有不谙者或好事者将其改为“一蝉不噪林愈静,一鸟不鸣山更幽。”顿时黯然失色,少了灵动,成为一片死寂,它割裂了噪与静、鸣与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对立与统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先生著名的三境界说,它是对成功的创业之路的形象描述和精准概况,所有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追求,经历了失落与彷徨,最终凭借其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出来的。第一境界是一种悲壮的境界,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第二种境界是指彷徨之后,最终义无返顾地坚持下去,执着坚守,能承受挫折失败的考验,任探索之艰巨,自己形容之枯槁,研究生论文www.618jyw.com
都不以为意。第三种境界是以百折不回的精神走向成功,蕴涵了一种成功的必然与偶然,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与彻悟。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四、加强训练,巩固基础,类比分析,融会贯通,熟能生巧。

例如: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家宝总理曾在接见全国政协代表时引用过这句诗。其意是希望政协代表充分发挥“政治协商、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为政府建言献策,从而使政府的决策更具性、科学性。这句诗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也可以表明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象本身并不能说明自己的对错,要由实践来检验。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体现的哲理:从唯物论角度,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从辩证法角度,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例如: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C)。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分析:题干的含义“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很明显,苏东坡的观点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C正确。A、B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没有看到相对静止;D体现的是实践决定认识的理论,不符合题意。本题的关键还是准确理解题干文言句的含义。
例如:曾子源于:期刊论文www.618jyw.com
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B)。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②实现人生价值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③必须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升自身素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分析:首先要明白文言文的含义“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推行仁政当作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吗?死了才停止,不是很远吗?”曾子主要强调的是主观因素,排除①;③与材料无关。
五、结束语
最后,作为政治教师应多读点文学,多读点经典,增加文学知识的积累,增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建构学科知识的相通与共感,做一名“懂文学的政治教师”。这说法有点俨然,令人却步,其实不必紧张,文史哲自古不分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在它们之间多涉猎,才能游刃有余,旁征博引,为自己的教学增添无限的光彩,于人于己都是一种境界和水平。
当然,这一过程于一些人而言,是一个寂寞枯燥的过程,本身不甚阅读,不甚写作,与文学早已渐行渐远;有的也许好读书,但不求甚解;……最佳的状态和方式是文史哲兼修,相得益彰,将政治这门课教活,风生水起,有血有肉,既空灵又充实。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丰富了哲理智慧。
多读点文学吧,让我们借助智者的慧眼,察言体物,登堂入室,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享受生命的快乐与崇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