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言文初中文言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21855 浏览:965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仅是语文的精华所在,更是学好语文必须的前提条件。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创新”,自主阅读教学方法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作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精神和内在潜能,有效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知识拓展的认知规律。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自主;自主阅读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仅是语文的精华所在,更是学好语文必须的前提条件。初中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文言文的枯燥、难懂却成了教学中最大的“拦路虎”。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创新”,在文言文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阅读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顾名思义,自主阅读教学方法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或者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选取适合教学所需的图片、录像、声音、文字等资料,或者用有趣的故事导入,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课文有了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便于深入学习。

2、自读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法宝,诵读对于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均有裨益。
在把学生有效引入课文情境之后,通过诵读让他们浸润在文章中,体验和培养语感能力。在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之后,放手让学生去读:反复的读,大声的读,对照注释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感。常用方法可以是:范读—自读—范读—点名读—齐读,读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辅助和帮助的作源于:职称论文www.618jyw.com
用。
读熟课文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文章了。初中阶段的文言文,较难的字词都在文下有注释,这就完全不需要老师再重复讲授了,让学生自主去翻译文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去掌握所学的内容。当然,如果有较难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起到辅助作用,翻译完后,可以提问几个水平较差的学生,看看掌握情况,再适当地讲解。

3、传授方法与知识迁移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教学永远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文言文学习有它特定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教授,让学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常见的方法有:查阅工具书法(较难的、生僻的字词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解决)、单字组词法(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字,翻译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字视具体语境组词)、翻译技巧(人名、地名不译,补全省略的部分,倒装语句等)、积累汇总记忆法(学习之后要养成积累、汇总所学知识点的习惯。文言文知识点较多而且繁杂,乍看之下似乎束手无策,但是归类整理之后却条理清晰,例如:300个重点实词,18个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四种句式)等。
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类,然后运用知识的规律去指导学习新的知识,其主要步骤是由知识复习到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在第二次阅读中,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寻求答案,这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知识延伸与知识拓展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解决文言文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知识延伸和知识拓展必不可少。
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等等,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可作大量的迁移。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前人之述备矣”的“备”和“关怀备至”的“备”、“素悍勇而轻齐”中的“素”和“素不相识”的“素”等等。当然,也可以将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中不同义的词进行迁移,进行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的训练。要学生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必须举一反三。
总之,文言文的自主阅读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精神和内在潜能,有效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它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知识拓展的认知规律。这一设想能帮助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正确教育观,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语文教学应起到较好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改革研究》赵福祺成都教育学院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3]《古代散文名作欣赏》姜涛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
[4]《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唐满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7月出版
[5]《课文分析集》鲍志升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出版
[6]《古文百则》刘世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出版
[7]《教育心理学》莫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8]《西方文论选读》孟庆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9]《语文》七年级上册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10]《语文》七年级下册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11]《语文》八年级上册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12]《语文》八年级上册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13]《语文》八年级下册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