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课数学课堂中革新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6316 浏览:212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在具体阐述中指出: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认识创新活动呢?创新活动包括智力因素的几乎所有方面和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方面.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总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创新意识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同样,创新意识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精心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并体会其价值,产生动机,引发创新意识.
如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喝酸奶”谈起:喜欢喝酸奶吗?为了防止你过量喝奶,妈妈对你有什么限制吗?如果妈妈给你买一箱(24盒)酸奶,你打算怎样喝?把自己的计划填在表中. 学生兴趣盎然地谈了自己的计划,完成了下表:
随后引导学生观察:每天喝的盒数与喝的天数两个量的变化有何规律?学生很快发现:每天喝的盒数增加,喝的天数就减少,反之,每天喝的盒数减少,喝的天数就增加. 但无论哪种计划,酸奶的总盒数是不变的. 然后教师让学生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学生说出了“从家到学校,走的速度与时间”,“打一篇作文,每分钟打的字数与打字的时间”都有类似的关系. 不用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发现了反比例关系,理解了反比例的意义. 这样,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不自觉中被激发.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心理倾向,体现于对现实的反思、检讨与批判.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触发思维的兴奋,促进学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工程类应用题”时,教师首先出示准备题“修一段120千米的公路,甲队修15天完成,乙队修10天完成. 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学生列式并计算出两队合修6天完成后,教师把120千米改为240千米,并让学生猜猜看,这样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就回答出12天,并且理由肯定:公路长度扩大2倍,修的天数当然也扩大2倍. 一少部分学生面带疑惑地说:“还是算算吧!”于是全班学生马上进行计算. 不一会儿,他们惊奇地发现,结果还是6天. 这是什么原因?于是,他们马上投入到新的探索中,把公路长度改为300千米、480千米、600千米,最终得到结论:原来这类问题与路的具体长度无关,因为工效是随着长度而变化的. 所以,可以把工作总量看做单位“1”,而甲、乙两队的工效分别为■和■,从而发现了工程问题隐含的“秘密”,找到了解开秘密的“钥匙”,体验了创新的乐趣,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实施开放教学,发展创新思维

笔者曾见过此案例:一节课上,一名学生向教师“发难”:“老师,我考你一个脑筋急转弯. 如果2个空饮料瓶可以换一瓶饮料,那么13个空饮料瓶一共可以换多少源于:期刊论文www.618jyw.com
瓶饮料?”老师正在思考,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这还不容易,13除以2得6余1,可以换6瓶饮料,还剩1个空瓶. ”老师点点头说:“可以这样换,但剩1个空瓶多可惜.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再拾1个空瓶就可以换7瓶饮料. ”有的反对:“那不行,拾一个就是14个空瓶了. ”这时有学生说:“换来的饮料喝完后,还可以再换饮料. ”这时,老师意识到了这题的价值,放弃了原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用小棒摆摆,用图画画,列式算算,结果得到可以换12瓶饮料. 这位老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引导学生继续试验:25个空瓶能换多少瓶饮料?40个呢?最后发现换的饮料瓶数比空瓶数量少1的规律.
读完案例后,笔者为这节课教师精彩的开放教学拍案叫绝. 开放教学在这里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开放的课堂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没有这样的课堂氛围与师生关系,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难吗?若没有学生的“发难”,还会有这么有价值的问题吗?二是开放的学习方式. 正是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反驳、合作与学生自己的摆摆、画画、算算碰撞出了创新的火花. 三是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往往表现为条件的开放、问题的开放和结果的开放. 试想,如果没有开放的课堂氛围、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开放的问题,这节课还会如此精彩吗?

四、提供动手机会,形成创新能力

“思维自动作发端”,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注重创新教育的美国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He a try”(试一试),原因正在于此.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在操作中调动手、眼、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真正形成创新能力. 如果学生动手制作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五边形等的木框后,再动手拉一拉、推一推,相信“三角形的稳定性”不需教师的讲解说明,任何学生都能自己发现. 同样,要在反复测量、计算、比较中才能发现圆周率的值.
陶行知老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只要我们善于营造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主探究中获取,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充满创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