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健美操运动技能学论述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4631 浏览:1087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运动技能学作为体育动作学习中的一门新兴理论学科,早已应用于各项体育运动的动作学习中。在健美操动作学习中如何适时应用,更有利于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本文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尤其是健美操技能的学习需要从结构序列等方面着手,更有利于健美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 运动技能学理论健美操教学应用方法
健美操以独特的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参与其中。而如何使练习者更好地掌握该项技能,成为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健美操是一项以动作技能学习为主的体育项目,它需要练习者遵循动作学习规律。本文从运动技能学的角度对健美操展开讨论,以便学习者更快地融入到健美操这项运动中来。

1.运动技能概述

1.1运动技能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运动技能学是研究人类学习、获得和保持动作技能,以及各种动作技能形成机制与相互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同时也是一门研究历史短、研究方法困难,还不够成熟的边缘学科。其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还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后期,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施密特,他开辟了运动技能学的实验性研究。1954年保罗·菲兹提出了有名的菲兹定律,揭示了动作速度与动作准确性的相互关系。上世纪70年代杰克·亚当斯提出了“闭环控制系统”,随着运动科学的深入发展,查徳A·施密特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开环控制系统”。上世纪80年代马奇尔出版了《运动学习概念和应用》,此时期运动技能学进入一个鼎盛时期。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运动技能学扩展了其发展空间,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

1.2运动技能学的分类

学者张英波在《动作学习与控制》一书中从三个方面对动作技能进行分类:一是以动作任务的组织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分立技能、序列技能和连续技能;二是以运动和认知因素的重要程度分类,可分为运动性技能和认知性技能;三是以执行动作技能中环境变化的可预见性分类,可分为开式技能和闭式技能。根据此种分类方式可以把健美操运动归属于序列技能、运动性技能和闭式技能,但是随着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这种动作技能又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教学中应根据健美操动作特征和所遵循技能的特点,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健美操教学。
学者杨锡让《实用运动技能学》一书中提出按技术特点、按动作的连续性、按身体的位置与物体的关系、按运动项目、按暗示情况、按比赛情况、按参与的肌肉群分类的观点。理查德(Richard A)对运动技能分类方法提出新的见解,他的分类依据是运动的精确性、运动开始和结束点、环境的稳定性[3]。根据运动的精确性可分为粗糙的运动技能和精细的运动技能;根据运动开始和结束点可分为不连续运动技能和连续性运动技能。根据环境的稳定性进行的分类最早由心理学家波尔顿(E.C.Poulton)提出,他把运动技能分为开式和闭式。后来简泰尔(Gentile)、海茵司(Higgins)、米勒(Miller)和柔森(Rosen)把开式——闭式分类方法发展为四大类,即把个人的反应分为变和不变,把环境分为稳定和变化两种,相互交叉形成的四种类型

2.技能学理论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

2.1与动作学习相关的阶段模式学说

动作学习是指人通过练习对技能性动作的掌握,它是决定人完成动作能力的内在过程发生变化。动作表现通常是可观察的随意动作的外在形式。动作学习与表现的阶段即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比较经典的有三阶段模式学说和两阶段模式学说,三阶段模式学说是由费茨(Fitts)和迈克尔·包斯纳(Posner)提出的,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阶段,该观点认为,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个渐变的过程,不能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当动作达到自动阶段,运动员便可以不假思索地完成动作。提出两阶段模式学说的有两人,一是阿达姆司(Jack Adams),他认为技能形成分为第一阶段口头运动阶段和第二阶段自动运动阶段,实际上他是把费茨和迈克尔·包斯纳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合二为一,而运动阶段也就是自动化阶段,只不过此时也有认知的成分;二是金泰尔(Gentiles)的第一阶段获得知识阶段——第二阶段固定阶段,其特点是第一阶段要明确练习目的,第二阶段不管是开放式或者闭式技能都要按其动作特点完成动作。

2.2阶段模式学说在健美操学习中的应用

研究认为三阶段模式学说有利于健美操教学的开展,即技能形成的阶段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有针对性地就某个阶段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进行研究。在认知阶段应把精力集中在选择合适的方法上,使学习者较快地学会动作,要详细介绍动作规格及动作所经过的运动轨迹,使学习者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但对动作的细节不必太过于苛刻。第二阶段为联结阶段,它是动作学习过程中最难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学习者的动作开始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动作规格,此阶段即要巩固动作与提高动作质量,又要注意各个动作之间的连接顺序。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动作便进入自动阶段,笔者认为这个阶段的到来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动作遗忘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第二个阶段对动作的巩固提高及动作长时记忆的保持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在技能形成的第一阶段宜采用群组练习,这样利于单个动作的掌握,进入第二阶段以后可较多地采用随机练习。

2.3健美操学习中的练习结构

程新年等人在《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遗忘过程探究》一文中也指出在竞技健美操教学和训练的时候要多改变音乐的节奏、曲目等来减少技能形成对音乐的依附性;而在健美赛前又要多进行固定音乐的强化,来提高动作对音乐的依附性[4]。笔者认为把这一理念引入健美操学习中,在平时的练习中多以变换动作组合方式和采用不同节奏、曲目的音乐,动作组合采用随机练习的方式进行,到学期结束快考核时再固定原套路动作和音乐,提高对动作和音乐的依附性,可以防止动作的遗忘,利于长时记忆的保持。
刘建和在《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中对运动技术序列做了一定的阐述:运动技术序列指运动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时空顺序。这种顺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时间维度的次第性、空间维度的叠加性、运动技术体系的逐渐完备性[5]。健美操在动作完成的时间的空间上存在不同的变化,序列性在健美操这项体育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把序列模式引进健美操学习中。序列模式(Sequential Pattern)是R·Agrawal首先提出的。序列模式定义为:给定一个由不同序列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序列由不同的元素按顺序有序排列,每个元素由不同项目组成,同时给定一个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6]。在健美操教学中,可以把每个动作作为最小支持度阈值,在学生掌握单个动作的情况下,可以打乱原套路动作的排列顺序,即重新整合各个动作,强迫学生在完成每个组合动作前必须从大脑中提取一个动作程序,这样一次一次地变换动作组合可以给大脑更多的锻炼机会,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健美操教学效果。
赵养清等人在《序列模式挖掘在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及序列模式挖掘,就是找出所有的频繁子序列,即该子序列在序列集中的出现频率不低于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6]。赵养清提出在乒乓球比赛中技战术分析序列模式挖掘的基本思路是,先将技战术数据库转换以运动员击球序列为记录的数据库,然后利用大项集搜索算法计算大项集,作为一阶大序列,再依次搜索所有阶的大序列,最后从大序列中删除子序列,最终得到序列模式。序列模式的应用为乒乓球比赛分析技战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思路运用到健美操教学中,只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把每个动作记忆得更加深刻。在健美操教学中一般是以套路的形式进行授课,每套动作都有其固定的序列模式,但是一直按固有套路顺序进行练习,一是不利于长时记忆的保持,二是练习几遍之后学生就不爱动脑了,就像我们常说的顺滑溜,一旦一个动作记不住,后边一连串的动作都会忘记。根据运动技能学习原理,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随机组合动作的方式进行练习,开始练习时学生的运动表现尽管不是太好,可是一旦学生掌握了动作就不易忘记,这种加大相邻动作之间差异的练习方式易于动作技能的长期保持。
总之,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渗透着很多技能学习原理,在遵循其技能规律的前提下,灵活变换练习方式利于健美操的学习。在健美操教学中根据其技术结构特点,完善技能学习的不足之处,使健美操的动作技能学习过程更加合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健美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Richard A.Magill.张忠秋,等译.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第七版)[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6,1.
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8.
[3]杨锡让.实用运动技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4]程新年,等.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遗忘过程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
[5]刘建和.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
[6]赵养清,等.序列模式挖掘在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