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实施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18889 浏览:838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标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标要求呢?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和对新课标的认识,谈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对策,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标;教学对策
1671-0568(2012)27-0099-02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革新的主阵地,而当前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针对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可能有着的不足,现将一些对策和感受介绍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

聚焦新课程革新,首先必须革除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同时认真学习现代教育论述,领会新课标的理念,接着运用教育的新内涵指导生物教学,才能使课改新理念落到实处。生物教师应转变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策略,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束缚,创造以学生进展为中心的探讨性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的全面化、具体化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进展上,定位上趋于全面性: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进展能力的培养;既进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又培养其高尚、改善的人格;既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又努力进展其个性。高中生物教学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并明确对各目标的理解、运用、浅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这样才能提升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三、改善教学策略,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方式虽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长期单一地采取死记硬背、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思想僵化、能力低下,所以在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语言诱导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在生物教学中,开篇讲一段与生物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环境,接着再设问,引导学生深思。例如,在讲“基因和染色体的联系”时,讲到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不同,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别,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我国人口的性别情况,让学生深思其中的理由,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和不足,使论述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更能激发其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实物模型教学。模型教学可使探讨对象直观化、简约化。在新课程革新中,模型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探讨科学现象的乐趣中发现科学规律,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探究生物学知识所必需的思维策略和能力。如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预备实验材料,动手制作模型,则能加深其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
3.情景式教学。开创“情境”就是将学生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中,使学生有可能在真实、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运用以及不足的解决,形成科学地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解决不足的策略。例如,对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运用”,我们可以将绿叶比作一个大型的“工厂”,叶片的表皮细胞相当于“围墙”,叶片上的气孔相当于“大门”,叶片上的保卫细胞相当于“门卫”,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相当于“车间”,叶肉细胞中的酶相当于“工人”,太阳能相当于“动力”,二氧化碳和水相当于“原料”,葡萄糖和氧气相当于“产品”。通过创设这样的比喻情境,就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教学中类似的例子很多,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因势利导,巧妙地设计,加以联想,灵活运用,学生就会切身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学习、理解其实并不难。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也是学生提升应试水平和将来以事科学探讨的基础。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实验,要感悟实验的设计思想,总结实验涉及的基础论述原理和实验设计原理,能制约和改善实验条件,能利用实验仪器并完成实验操作,会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能总结观察实验现象、浅析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进行两个方面的实验设计:其一,针对教材中的基础设计实验案例,如设计生长素的向光性实验案例、设计各类遗传育种案例、设计各类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等。其二,运用学科基础论述并针对社会背景中的生产、生活、科研等实际不足设计实验案例,还可以只给实验目的,其它条件自选,设计非限定性实验。这样,让学生的知识“以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利于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四、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化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进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暴露学生思维,揭示知识的形成历程,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进展实践、合作、革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且在学生自我体现和课堂交往互助经历的有效体验中,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就、平等意识都能得到提升。

五、学习评价的激励化

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进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升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评价历程中应注意恰当利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表扬和奖励的质量较之频率更为重要。对激励的成功运用取决于时间和方式的恰当与否,过分、过于夸张的奖励会降低内在动机;教师表扬的频率与学生的学习收获并非总成正比,某些时候联系不大以至于表扬会变得无足轻重;不同学生其内在动机系统有着个别差别,由此对不同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总之,中学生物教师应积极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对策,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孙立祥.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教学中教材处理的对策[J].生物学教学,2011,(2).
赵其刚.联系 实践—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对策谈[J].中学教学参考,2011,(32).
[3]许莉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足探讨[J].天津教育,2010,(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