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记忆有巧法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12479 浏览:55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增加中学生对优秀古诗文的背诵量,夯实学生古诗文的基础,增强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现行教材为初中生提供了大量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仅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全册30篇课文,要背诵10篇课文,外加教材后面10首诗词,背诵量占全册三分之一,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背诵这些古诗文,而不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策略与技艺,就不易达到速背熟记的效果,不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由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指导学生快速记忆的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缩字连缀记忆法

要背诵的课文,把它的内容浓缩成很少的几个或十几个字,把它连缀起来。这种策略的好处是:把内容压缩成很少的字以后,内容更简约,便于记忆。缺点是: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这种策略可用于背诵某一段,也可用于背诵某一篇。如《醉翁亭记》第3段:写了滁人游山,太守设宴,众宾欢饮,太守酒醉的情景。可用四个字连缀:“游一宴一欢一醉”。

二、调动感官记忆法

在背诵某些写景之类的古诗文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记忆,能大大提升记忆的速度,效果显著。例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王维的《山居秋瞑》时,可按括号中的提示策略来背诵。“空山新雨后(地点、气候),天气晚来秋(时间)。明月松间照(视觉、静态),清泉石上流(视觉、动态)。竹喧归浣女(听觉、动态),莲动下渔舟(视觉、动态),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抓住次序记忆法

有些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次序,若抓住了次序这个特点,就不易记乱内容,如:《爱莲说》最后一段:“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其前面的次序为“菊一牡丹一莲”,后面变为“菊一莲一牡丹”,把后面“牡丹”与“莲”的次序调换了位置,这样一指点,学生很快地记住了次序和内容。又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末段,其次序写成:“多助一寡助”,后面“寡助一多助”,后面的次序与前面次序正好相反。作者安排这种次序,既便于表达内容,也便于衔接。抓住次序这个特点,就不至于记乱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四、先两头后中间(先中间后两头)记忆法

根据平时经验,开头结尾易记住,中间易忘掉,可以采取先记头尾,后记中间的办法,这种先两头后中间的策略,符合记忆的规律。如:《蒹葭》:先记开头1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以之,道阻且(长),溯游以之,宛在(水)。”记住了开头这一节,下面几节只需转变括号中的内容就行了。另外,也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先中间后两头的策略,由于中间部分不易牢记,可先记中间,后记两头,也即先难后易的策略。这种策略的好处是便于突破难点。如《愚公移山》中间有一部分:“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几句话非常难记,易于记错次序,我让学生首先突破这个难点并采取缩字连缀法,浓缩为:“子孙子子孙”这样学生轻易地就记住了这部分内容。

五、快乐情趣联系(或联想、想象式)记忆法

每—个人的快乐情趣总是令人难以忘掉的,如果把要背诵的内容与自己的快乐情趣联系起来,记忆会非常牢固。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通过联想和想象搭建起这种联系,现举英语单词的例子予以说明。如photo,可记成:PH—OTO(可想象成一幅人头像,两个“O”为眼睛,“T”为鼻子)学生立即就记住了这个单词。
总之,记忆的策略多种多样,也因人而异。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的策略技艺,并加以指导与训练。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爱好选取适合自己的记忆策略,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洋县黄安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