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乐园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33496 浏览:1565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应该是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的继承发扬,然后再创造。然而,现在的学生对阅读文字敬而远之,语文课堂更是“听话”程序的重复。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也没有得到全面进展。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那么如何让其发出光彩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以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以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在这种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以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在上《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浅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感受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比较,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进展”这一深刻主题。如果按照教学常规的串讲方式,面面俱到地罗列知识,学生会不胜其烦,影响教学效果。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开拓、延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在上《语言的实际运用》时,我设计了一组模拟招聘,这样的教学有效地打破了课堂有限的时空,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容量。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这些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的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为 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 参与者,而教师必须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平等的教学 态度,灵活运用各教学策略教学论文,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 板,缺乏情趣。我在上《死海不死》一文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查字典比赛、集体复述传说故事、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教 学中要以课文为“例子”,提炼语文知识,进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让语文课绽放异彩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单位:433100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镇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