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基于工作过程高职助产课程建设探讨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24810 浏览:109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助产专业是我国中职卫生教育的传统骨干专业,高职助产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其课程系统建设国内尚无具有指导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标准系统。文章了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探讨省级立项课题“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探讨”对高职助产专业基于工作课程系统的构建、课程标准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的评价与改善等探讨的阶段性成果。
[词]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
[作者介绍]程瑞峰(1964-),女,江西婺源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探讨方向为助产专业教育和教学管理。(江西南昌330029)马李琛(1988-),女,山东临朐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探讨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江西南昌330031)郑巧灵(1980-),女,江西临川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治医师,探讨方向为助产专业教育。(江西南昌330029)
[课题项目]系2008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探讨省级立项课题“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探讨”的探讨成果。(课题编号:JXJG-08-66-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53-02
助产专业是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的传统骨干专业,国内、外助产就业市场的进展与成熟,高职助产人力资源需求呈现持续增加的走势。近年来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了长足的进展和进步,其培养方式、课程建设已步入正常轨道,而高职助产专业起步较晚,其课程系统建设国内尚无具有指导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标准系统。为此带领探讨团队在完成了江西省卫生厅“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方式探讨”课题的上,承担了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探讨省级立项课题“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探讨”,对高职助产专业基于工作课程系统的构建、课程标准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的评价与改善了深入探讨,并尝试性了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实践,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现就课程系统构建报告如下。

一、顺应形势进展,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医学方式、卫生服务方式和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助产士联盟将助产士定义为“一名可信赖的专业人士,与孕妇建立伙伴联系,妇女整个孕期、产时和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在其职责范围内助产接生、新生儿照护,为孕产妇全程连续性服务”。为适应形势的进展,卫生部着手调整了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我国助产专业以业人员均需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能执业资格,如何加强院校教育与职业准入衔接是摆在面前的紧要课题。课题力求以人才培养案例的设计上,助产技术领域和护理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科学、的课程系统和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它是以职业定向教育为特点,使受教育者掌握专门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技艺。而“学用脱节”是职业教育有着的困扰,如何做到助产专业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与工作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是迫切的教改难题。助产人才的培养应紧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实践性、性和实用性,努力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取向一致。课程建设的终极,是为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统一,教学内容与技能进展统一,教学方式和职业岗位工作统一。助产人才的培养应紧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实践性、性和实用性,努力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取向一致。在课程中将职业资格要求融入教学实际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建设的终极,是为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统一,教学内容与技能进展统一,教学方式和职业岗位工作统一。

二、“四浅析”找准“三能合一”的课程定位

本课题组选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专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院校专业人员和教师及孕产妇,问卷调查、走访、检索等方式,并于2010年4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助产专业分委员会召集下,组织了全国二十多所开设了高职助产专业学校的助产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助产专业课程规范了讨论。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调整后,课题组再次组织专家,对助产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工作”深入浅析,以职业浅析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方式的特点,职业能力浅析识别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确立专业培养,业务范围和人才规格。本课题组DACUM策略教学论文对助产岗位的工作内容陈述、梳理和分类,课程开发的,构建科学的培养案例,找准高职助产专业护理技能、综合护理技能、助产技能“三能合一”的课程定位,将课程系统划分为人文素质模块、专业模块、专业核心模块、能力拓展模块。

三、岗位工作实际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方式

我国学者姜大源教授“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整合了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工作的集合体,是就业导向的教育,将职业和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内容,学习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特点,工作基于教学论的组合和序化而构成的教学内容系统,是学习活动的根本”。课程是教学的手段,课程,任何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等都能落实。课程设置的与否,质量高低,,都联系到人才质量。专业建设的实质是课程建设,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承载了专业的培养。
课题组在行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开发基于工作的助产专业系统化课程,确立以职业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系统。课程系统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系统结构为框架,工作任务系统确定课程系统结构、划分课程门类、分配学时学分、排列课程。秉承三点原则:,边界区分原则,以工作任务之间的区别为边界划分课程门类;,课程排序原则,以工作的开展先后为设置课程;,学时分配原则,以工作任务的频度和难度为分配课程学时,使课程设置与培养的协调性趋于完善。
[6]杨丽.关于高职高专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理由的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J].教育与职业,2011(17).
[7]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方式[J].高等教育,2009(1).

四、与岗位职业能力无缝对接,力求“双证融通”

课程既是教育的核心,又是培养的化,建立双证融通的课程系统,与岗位职业能力无缝对接,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掌握专业的实践能力、技术运用能力、解决实际理由能力和革新能力,“学用一致”。
本着“必需、够用”原则,岗位特点,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公共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教育能也包涵的公共知识,但“课内有限、课外无限”,可专题教育、人文课程、学生社团等隐形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合作和表达能力。围绕助产临床工作任务,优选与组织课程内容,课程间的衔接,使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整合交叉,把岗位执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教学。一是行业技术领域岗位群(护理大类)所需职业素质,构建护理专业群公共平台的知识和能力模块;二是将完成助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构建形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

五、构建科学、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系统

本课题组倡议开设的课程有31门(详见文末表),高中起点三年制总计1782学时,99学分;初中起点五年制总计2682学时,149学分。另国防教育2周,计2学分;毕业实习40周,计40学分。各类学校可本地区经济进展情况、本校生源和教学资源情况调整课程门类和学时数。
[文献]
[1]侯维芝,董兆伟,梁艳清.关于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的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2]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张燕,王建华,葛秀萍.“工学”方式下的课程系统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1(2).
[4]郝超,将庆斌.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与开发办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5]向丽,刘晓欢.高职院校课程方式的目前状况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