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关键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5713 浏览:210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言是一种财富,我们平时听别人讲话和阅读,就是在积累这种财富。积累丰富了,说话时,好词佳句就会脱口而出,作文时,语言就会丰富而生动。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大纲夸大语言内化要多读书,要积累语言,《语文课程标准》也多次提到“语言积累”这个不足,确实,没有积累,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
传统的启蒙教育,要求儿童以学龄开始,反复不断地读背,以《三宇经》《千家诗》到“四书五经”,古人夸大的就是语言积累的不足。只有读的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运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用此种策略造就了众多的文坛泰斗。事实证实,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因此,重视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本人以为,主要应以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朗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学生才能以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终极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要落实以读为本,首先要以读贯串课堂教学始终,保证读书时间,一节课的读书时间不少于整节课的一半,以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生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公道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假如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作用,称不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别。

二、夸大背诵

背诵是一种最实在、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办法,经常背诵会促使人的知识越来越充实,大脑越来越聪颖。进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推动教学论文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尤其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文质兼美,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以背诵中领悟和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策略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语文教师应捉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现代有建树的文人大家,同样也是经过一番苦读背诵,才满腹经纶的。茅盾读《红楼梦》,能整章整回的背诵;巴金曾说有两百篇文章储有着他的脑子里,当代伟大的科学家苏步青、钱学森、严济慈、杨振宁,哪一位不能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当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最佳,但有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未尝不可。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丰富,学生在自悟、反刍中将自然理解消化当初背诵的语言材料。修订后的“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

三、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惟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实在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夸大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量。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浅析的教学策略,革新教学论文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策略,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策略。在当今时代,尤其要留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复述故事情节等,既积累语言,又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味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例如,低年级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推荐童话、寓言、卡通等读物;中年级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推荐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普等读物。高年级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推荐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篇等,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习《景阳冈》后,引导学生读《水浒》等。

四、充实生活

“大语文观”提示我们学生学习语言不应局限于有限的40分钟,囿于窄小的教室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一本语文书,哪怕学生能倒背如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因此,以某种作用上说,丰富生活,也就是在积累语言。语言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语言只有同生动多样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语言才真正是活的语言,才是富有鲜活的灵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也才会更有生命的活力。因此,充实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体味鸭子戏水、鹦鹉学舌的情趣;观看长河落日,游览名胜古迹;捕捉农村、城市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镜头。学生自然用语言记录下那美好的镜头,描绘出生活的情趣。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做实验,引进社会上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让学生积极介入其中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语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