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发掘美因素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20205 浏览:924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自然地承担着审美的功能,审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将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唤起学生对审美情趣,使学生获得深切的审美体验。
设情境,赏自然美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激发学生发掘美的。创设的情境一定要与课文内容相契合,这样才可以缩短文本与学生的间隔,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隔阂”,以而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如教学《春》这类的文章,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去摸一摸春草,看一看春水,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感受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再结合课文,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得到精神、品德、情操上的陶冶和感染。
重体验,悟情感美
“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流芳千载,不绝如缕。教学时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品味,领会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美的陶冶。如《散步》作者写的“散步”只是小事,又只写了几个细节,初看只是一段人之常情,但作者通过三次提炼提升了作品的审美情,厚实了文章的内容。第一次提炼:在“我”的劝说下,母亲同意出来散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慈儿以、儿孝母顺、母子几十年来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联系洋溢着骨肉之间的浓厚深情。第二次提炼:散步中祖孙产生了分歧,各自成理。“我”思忖再三,决定“委屈儿子”,理由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在这极富有哲理色彩的对照式议论中,充分表达了“我”既爱幼,更尊老的深厚感情。第三次提炼:走上小路,“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前者代表过去,后者代表将来;过去要珍惜,未来也不应忽视。作为中年人的“我”和妻子肩负着这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有着高度的使命感。这样的作品不只是停留在人之常情上,而是开掘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意。进行人文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过多要长辈疼爱自己却很少回报长辈的孝敬,那么,定会唤起学生的知己,引起学生的共鸣。
诵美文,品语言美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讲授“阅读鲁迅”时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触动。文学是感性的,现时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专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美读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当读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的语言文字时就会浮想联翩,使他们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以而真切地体味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偷偷地”要轻读,这样才能体现出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又如吟诵的《沁园春·雪》,要让学生反复地读,要读出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读出一代伟人纵横千里、壮志凌云的意兴,以而感悟“俱往矣,数人物,还看今朝”的威武雄壮的宣言的深厚含义。
赏形象,揭人物美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的形象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借助想像和联想,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文章在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再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头、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同学们在阅读中通过深入理解,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以而使感情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
启思维,展意境美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美读,借助想像,根据事物进展进行推理想像;联系生活,给学生驰骋想像的空间,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去开拓最美的意境,获得美的熏陶。如在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肠断百蘋洲”。让学生美读后想像:一位女子独坐在楼上,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断心肠。多么凄美的一幅画,在画中,我们能感受到女子对亲人思念的款款深情。又如陶渊明的《饮酒》,这是一首酒后抒怀的作品,诗人描绘了饮酒赋诗自娱自乐的隐士生活,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对画面作创造性描述。学生思索并积极发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抒写了“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泊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间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清幽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蕴藉。
细感受,探结构美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景玲珑剔透,精美绝伦,其堪称结构之美的典范。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以发现小潭写到石潭概貌,继而写潭水,再写气氛和感受,由远到近,由总到分,由景到人,井然有序。学习此文时引导同学们在细细品读时,探讨本文的结构美:课文美在段落小巧,布局匀称,移步换景,首尾圆合,文面清秀;美在多用四字短语,节奏和谐,音韵清朗;美在景物点染,水石树竹、坻屿堪岩、下澈日光、蛇行溪流、翕忽小鱼、犬牙岸势都是作者笔下的风光,一处一景,一笔一景,有时甚至是一词一景,景物清幽……同学们在感受本文的结构美的同时,同样能感受全文的秀美就像盆景的玲珑雅致,布满了诗情画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一定要去发掘文本的美,以美的因素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