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3828 浏览:9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改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到30%,同时“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列出了20篇文言文和50首古诗词。这一转变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应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中学生通过对经典古诗文的阅读,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古诗文中传统文化教学谈谈粗浅的熟悉:

一、熟悉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所谓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承传性、连续性、进展性的特点。优秀的传统文化能经受历史的考核教学论文,一直流传至今,千年不衰,不仅在本日之中国继续发挥其作用,甚至伴随着现代文明进步继续保持本身的公道性、进步性,继续为人们的情感和理智所接受。如:孔子、孟子都讲“仁爱”、“仁政”,反对残民、害民,提出统治者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种民本主张,不管什么社会、什么时代,应该说都有其公道性和进步性。孔子还主张重视学习,尊师重道,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鉴戒作用。我国为“礼义之邦”,儒家礼节文化至今对日本、东南亚的影响至深,《孙子兵法》成了美国西点军校教科书,为学员所必读。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与重视,其道家易理,养气健身,针灸推拿,深合宇宙无穷变化之道。天文、历法、气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突出位置,均对世界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二、发掘古诗文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样式中都有。其中包括道德文化、礼节文化、风俗文化、审美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工艺文化等,以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古代政治文化

注重“仁义”道德的儒家文化:《论语》的“以仁治国,以德修身”历来为“治国齐家”的信条,“一部《论语》可治天下”的说法由来有之。《孟子》的“民贵君贱”、“舍身取义”更是古来明君贤士所遵循的道德标准,至今为人所奉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体现了作者“义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关心,对国事未安的忧虑。《曹刿论战》提出了君主要爱民惜命、明察公断的主张。《马说》集中说明识别贤才的重要。《岳阳楼记》则提倡忠君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葫芦僧判葫芦案》,揭露了封建官吏的阴险狡诈,豪门大户的草菅人命。《卖炭翁》暴露了由于统治者巧取豪夺,民不堪命的社会现实。这都是那个时代的政治体现。

2、古代运用型文化

医药文化:如《扁鹊见蔡桓公》,神医扁鹊在观察、判定疾病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捕蛇者说》中也包合着中医学知识,告诉人们毒蛇的药用价值和治病功能。科技文化:如《活板》记载了活字印刷的发明经过。军事文化:如《曹刿论战》涉及到战争的基本不足,即人心向背与战争胜负的联系;《陈涉世家》也涉及到了军事活动中如何运用政治对策的不足。

3、古代心理型文化

隐士文化: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典型的隐士词。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都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高雅之性。古代酒文化:如曹操的《短歌行》体现了酒与英雄襟怀,壮志未酬,心中尚有忧愁,当以烈酒来消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现了酒与封建士大夫特有的情趣和人生态度,“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与民同乐的情趣寄托在饮酒上,也可以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现了酒与饯行送别。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现了以酒遣兴抒怀,以月寄托亲情的特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体现了酒与隐士情怀。

4、古代观赏型文化

古代音乐绘画文化:苏轼的《惠崇》是一首很好的题画诗。古代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文化:如《木兰诗》具有浓郁的民歌气味。《敕勒歌》描写了草原的独特风光,体现了草原牧民的生活情调。写景记游的:《岳阳楼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
当然,教材中的古诗文蕴合的传统文化还远不止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以新的视角去熟悉、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用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三、运用有效手段进行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师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讲授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外,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以基础知识入手,先容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汇集着人类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古诗文教学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弄清字词含义,而往往一个汉字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文化知识,如“仁”字,由一个“亻”和一个“二”组成,说明“仁”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美”字,上为“羊”,下为“大”,说明古代人以“羊大为美”,包含着“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教师如能讲清这些,学生不仅了解了文言字词的作用,同时也了解了古代的文化知识。单个的汉字尚能包含如此深邃的文化内容,一篇文章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就更为完整、更加系统了。如:通过学习《口技》学生可了解中国自古至今的一种重要民间表演艺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古代七言律师的典范。《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这些选录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2、以诗文背景为纲,了解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深远丰富的传统文化,但这种文化毕竟产生在封建时代,不可避免地印记着封建时代的痕迹,这就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态度,用历史的眼光去浅析、熟悉它,既不能盲目地全盘肯定,也不能过激地扫地出门,教师在讲授古诗文时,必须牢牢把握好时代背景,向学生讲清楚传统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如:隐士文化在当时被很多不得志的高士所崇尚,主要理由在于当时奸臣当道、君侧不清;桃园三结义“不求同日生,只求同日死”的义气及关公历来被尚武之人膜拜,甚或被历代天子追封,都深深烙印了人治社会中政治、民意需要,这种义气只是江湖的义气,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是行不通的。但讲信用又是古今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
如何评价和对待传统文化,则应像同志说的那样:“批判继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在讲授古诗文时,应特别把握古诗文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正确熟悉和了解,对于精华我们要继续、发扬,使之成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一部分,对于糟粕,则要进行批判、扬弃。

3、用浅析课文策略,挖掘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不是专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编者不可能以思想品德教育的角度去选择、配置课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的目光,由表及里,作艰苦细致地发掘工作,在浅析课文时挖掘传统文化。
如:曹操的《观沧海》是一首抒怀言志之作,看起来似是写景,实则是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着诗人的雄心壮志。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反映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的心胸、气魄,是其奋发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
《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章,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孟子看来,“道”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得到道义,就可以得天下人之心;失去道义,就会失去天下人之心。后一章讲人要有忧患意识,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就会使人萎靡死亡。这实际上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对待人生。
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挖掘,教师还要着重帮助学生正确区分爱国主义和狭隘民族观念。应该明确:“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进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而古诗文中所体现的“爱国”,其中不乏狭隘的民族观念。如:李白诗说:“何日平胡虏”。陆游词:“胡未灭”。岳飞词:“壮士饥餐胡虏肉”中的“胡”显然是一种民族歧视和民族偏见,应加以扬弃。
对照和比较,也是挖掘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桃花源境的生活,其气节和追求,自为人称道。但那种“不足为外人性”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洁身自好是那一类高人避世隐身、功成身退的通常作法,与岳飞誓雪靖康耻、文天祥奔波救国的大义相比较,只是萤光之对皓月。尽管文天样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仃洋里叹零仃”,有点落寞和无助,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救民精神却惊天地、泣鬼神。让学生通过教材中各类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照,受到深明大义、弘扬正气的教育和熏陶是自然的。

4、联系现实生活,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语文教师假如能够把古代与当今、传统与现实、书本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那么,学生一定感受很深,自然就可以受到熏陶和教育了。
如:现在的学生大部分生活优裕、安定,又受到父母亲的溺爱,因而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很难有什么忧患意识,更难有忧国忧民的襟怀。为了转变这种情况教学论文,教师可通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忧患意识。
又如:现在有很多学生学习上没有吃苦刻苦的精神,可结合《愚公移山》,教育学生学习愚公那种不惧任何困难、子孙相续、挖山不止、排除万难的精神。彭淑真个《为学》告诉人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难的事,只要立志、不折不挠、一往直前,定能成功,教育学生明白生活中“人贵在立志,贵在有恒”,假如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定会受益非浅。
再如: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不留意礼节的不良习气,可给他们讲讲中国的礼节文化。告诉他们留意男女之礼、师生之礼、父子之礼。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可讲讲孟子说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
当然,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高要求,要不断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博学多才,寓育于教。同时,对传统文化要进行科学的浅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多地发现美,感受美,传播美!
(作者单位:414200湖南省华容县胜峰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