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23817 浏览:1070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维学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遍布在语文学科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加上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那么,语文教学上如何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质疑”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不足往往比解决一个不足更重要。”这句话道出了善于质疑的重要量。宋学家朱熹指出过,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就可以发现不足,任何创造活动其思维过程都起始于不足。使学生有疑且置疑,就是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动性。首先,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策略,鼓励学生敢于且善于质疑,对任何事物能提出不足。我们可以课文的题目质疑,文章的词语、句子、段落质疑,还可以文章的结构、表达质疑,甚至可将具有可比性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以而引出疑问。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语文教师提出不足:“作者描写父亲时为什么选择‘背影’这个角度?”这既是以课题质疑,也是以文章的内容质疑。不足一抛出,就吸引学生阅读下文,并且使学生着重感受文章的感情及中心。又如:我们可把《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质疑与个人的好奇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相联系,而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淡漠乃至泯灭,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意激发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在有好奇心的心理基础上引导他们“质疑”,这样才能逐步增强他们的不足意识,进而形成“质疑”的能力。而语文教学中的“猜”实质上是一种质疑,是一种独立思索与自主探究,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的最好策略。如:语文老师可指导学生以文章题目去猜,当学《山中访友》一文时,可问学生:“作者去山上造访的是什么朋友呢?”学生就会满怀好奇地阅读文章。在学《天子的新装》时,可指导学生用猜读的策略阅读文章,边读边猜,边读边想,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勾起,自然会生发出很多的疑问。

二、重视知识经验的积累

钱学森先生在《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中指出:“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而灵感火花的燃点需要在积存丰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爆出创造的火花。“质疑”的条件也需要有丰富知识的积累,石板上栽花且花朵艳丽只能是神话。不形成深广的语文知识网络系统,没有丰厚的知识累积是没有成功的创造的。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和基本语文能力都未掌握或未形成,而大谈进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在是一厢情愿,不能有结果,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创造性思维的潮涌必须是“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知识的积累。因此,我们首先要把课本中的知识学扎实,但也绝不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叶圣陶讲: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教这些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独立地去进行阅读和写作。我们还应该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灵感的诱发和质疑的提出正是来自这些积累后的知识经验。如平时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做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词句,留意观察生活、社会等。

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培养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打破思维定势,转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拓展思路,以不足的各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思索,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灵敏思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学生多角度地思索不足,以求得多种设想、案例或结论。只有多向发散,才可使学生思维广阔,思路扩散,超越常轨,求异探新。发散思维的培育,语文老师首先要提倡、同等,不仅应多角度地提不足,还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尽量让学生全面地看不足,争取更多的不同答案。不论答案对与错、好与坏,都要细心听取,中肯评价,不能讥讽、嘲笑。在此基础上就要引导学生吃透不足,了解不足的本质。关于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一些思维方式,不能固守一隅,应以多方向——顺向、逆向、横向、纵向发散开去。如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特别留意启发学生发散多向思维。例如以《月亮的光亮》为题,让学生发散联想,产生诸如月亮自己不发光靠太阳、月亮冰清玉洁穿透黑夜等18种内容,以而联系社会上的人和事,展开联想,写各种议论文章。在阅读教学中也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天子的新装》时,可让学生想象游行以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各种结局。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高,发散思维也会得到培养。当然,培养学生的辐合思维也不容忽视,要让他们能够以发散思维所得到的各种结果进行比较,求异中求同,才能是全面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才能使启发产生灵感,思维导向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的革新教学论文,因此,要留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四、要创造良好的环境

灵感是在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下产生的,孔子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激发某种灵感思维,产生和进展创造性思维活动,以而创造成果,而使学生产生灵感的情境无非是课内和课外这两个课堂。
课内语文活动,要引向思维的深化,使学生有超越课堂教学要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课内的热烈切磋琢磨是重要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一段短故事、有趣的新闻、贴近的诗句、精辟的格言、一幅图画、一帧照片、一段音乐等,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不足情境,促成某种触发,引起灵感,产生创造性思维活动。
课外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条件、广阔世界、广阔的人生社会、美丽的大自然,蓝天下的学校,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松弛,冥思苦想的紧张状态得以调节,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来获得直觉和灵感的机遇,因此,培育工作中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活动,课外语文活动也不容忽视。
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家们创造了不可胜数的具体培育策略,以上只是本人的粗浅熟悉,望以斧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