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法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25274 浏览:1173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建构主义教学论述以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景中与情景的相互作用构建出来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创设情景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而建构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因而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新的课程论述以为,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进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严格作用上讲,就未发生或根本不有着教学,由于只有在沟通交流中建构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夸大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教学中非预期性的和偶然性的教育资源,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进展。因此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联系,营造同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践履新的教学理念的:

一、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是学生经验的建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建构作用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述以为,它应该具有充分的“天生性和对话性”。课程应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经验世界,关注学生的现实有着,一切有利于学生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师生共同介入课程资源开发,这股鲜活的气力不仅会使课程更加丰富多样,而且为师生所喜欢,更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的进展。
如:我在小学语文课上教《莫高窟》总结“莫高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时,学生提出:“学校教学楼后的张謇纪念堂是不是民族传统文化?”我心头一喜,这不是很好的校本课程吗?难得学生如此细心,提出这样的连我都始料未及的课程资源。我当堂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扬了那个提问的学生。然后布置了如下探讨性学习作业:

1.查阅资料(通州方志、互联网等),了解张謇的生平事迹。

2.访亲友邻居,让他们讲讲张謇祠堂的历史沧桑。

3.了解通州市政府在打造“旅游通州”、“文化通州”上的一些得力举措。

4.为张謇纪念堂的建设和开发提点公道化倡议。

活生生的事例、活生生的教材、活生生的探讨;一张张满足的小脸、一份份鲜活的答卷,我深深感受到了学生这股无穷活鲜的潜力。

二、共同进行教学活动

传统作用上的教学过程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导致知识和技能的天生性在机械的“传递——接受”中隐退。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我们怎样教,学生就得怎样学。课堂教学有时变得死气沉沉,教师讲得吐沫横飞,学生却昏昏欲睡。建构主义以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应是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经验世界。《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展……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必须打破一厢情愿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介入到“教”的活动中来,师生互为补充。一旦教学活动“动起来”了,课堂也必将是生动活泼的。
如:我特别留意文本赏析的教学,学生自我品评文本的字词句章,并把自己的欣赏心得讲给同学和教师听,让大家来分享每一个心灵喜怒哀乐。学生多角度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的经验、情感和价值观对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建构了知识,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
再如:在学习汉语拼音的音表形图时,为了让学生轻松识记字形、字音,教师让学生们自己根据图画编字形童谣,谁编得好,就采用谁的,并且让这位学生上台来教大家。这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纷纷开动脑筋,编出了很多富有新意的童谣,不仅有利于巩固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共同评价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过分夸大甄别与选拔功能,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划一。我们知道,教育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具有情景性,有些学习结果可以预先确定下来,有些学习结果却是非预期的,是不能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的,但是这些行为目标之外的学习结果对学生来说往往“更具有价值和教育作用”。以往的单一的线形评价方式正是“对最有价值的教育作用的忽视”,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让学生失去一个熟悉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为了转变这种情况教学论文,我坚持让学生同等地介入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中来,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达到师生共同进展的效果。自评让学生较客观冷静地熟悉自我,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善。集体互评,可以弥补自评时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熟悉水平,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师评则可以作为自评、互补的有效补充,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应发扬的优点和需努力改善的不足之处。这样三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客观、更全面,学生乐于介入也乐于接受。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评价老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让学生通过“老师,我(不)喜欢……”、“老师,我(不)希望……”等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的载体,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也许是幼稚但是却是有效的评价。通过评师,教师得到信息反馈,不断地调整工作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这种方式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意识,推动教学论文师生互动联系的进一步和谐进展。
师生互动联系的构建遍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程人性化教学理念的熏陶之下,只要我们教师找准有效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会更有灵性,更丰富多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