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哲学情愫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26439 浏览:12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阶段是人的一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哲学素养值得关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素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广泛阅读,点燃哲学的火花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门安排了“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当我们学习庄子《逍遥游》的时候,我们探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小大之辩”,我们欣赏庄子“无所待”的哲学高境;当我们迷醉于王羲之《兰亭集序》飘逸的书法时,却发现“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死观更让我们着迷;拜读大家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和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更让我们进一步熟悉我们自己,去思索如何让这看似脆弱的生命去“追求知识”、“同情人类的苦难”。除此之外,教材还安排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厄运》及现代作家、学者周国平的《直面苦难》等布满睿智的哲学文章。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作用。假如我们对这些教材中的哲学元素置之不问,不去培养学生最初的哲学情愫,中学语文教学的哲学贫困将会愈演愈烈,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态度会走很多弯路。

二、精当引导,提升思想的内涵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有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发现、探讨不足、解决不足的兴趣,就能达到培养哲学情愫的教学目的。在研讨史铁生《我与地坛》时的一段话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实际上是如何面对挫折甚至如何面对“死”的哲学不足。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事,但史铁生在这里夸大“死”是一个“节日”,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史铁生的生活经历和遭遇来考虑。史铁生在20岁这个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这种打击是致命的,假如他不够坚强的话,就离死亡仅有一步之遥,荒凉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生的感悟,那就是面对现实,活下去试试,这就肯定了存活的价值,只有生得轰轰烈烈,死才显得有价值。
学生经过讨论,静悟,终极会明白当作者对存活的全部理由都产生了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很多的感悟。作者由此而悟出:地坛荒凉但是并不衰败,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包含着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他的生死观由此转变。可以绝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史铁生。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挖掘教材的内涵,学生固然对生死不足不能有一个全面的熟悉,但对这个不足有了自己的领悟:生与死不仅是生命的是非,还关乎生命的厚度,提升了思想内涵。

三、尝试写作,练习哲学的思维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谈话使人灵敏,写作使人深刻。平常的思索和谈话是一种历时性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逻辑的矛盾往往被遗忘所掩盖,我们当下所想或说出的东西可能与我们在前边所想或说出的东西有矛盾,但是我们自己很难发现这些分歧逻辑的地方。可是,写作把思想平面化了,历时性的思索被文字同时展示出来。这样,我们就轻易发现自己思索的漏洞和不足。对这些漏洞和不足的解决,能够深化思索和熟悉。练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有条理的连贯思维和深入浅析的习惯。
高中阶段,学写议论文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才能达成“深刻透彻”的目的,是摆在每一个学生眼前的困难。《考试说明》(江苏)指出“深刻透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不足产生的理由,预感事物进展的趋向和结果”。这实在就是对学生哲学思维提出要求。一篇文章是否具有高度审美价值,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应该看它是不是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以而给人以启迪。学生在尝试写作后留下来这样一些文字:“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你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由于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著你的感悟,由于你用善良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乐观者向前看,向前走,大步流星;悲观者向后看,原地停留,惊慌失措”等,这些文字都闪烁着聪明的独特光芒,也是尝试写作,思维练习的结果。
李凌云,教师,现居江苏淮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