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12922 浏览:561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以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作用切入,对自读课文现行的因陈守旧和放任自流的两种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行浅析,进一步提示自读教学之于讲读课文乃至语文教学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读课文“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并具体阐述了常规练习、巧设提纲,轻拨重敲,反思交流的“自读课文四步教学法”方式。
关键词:自读;举一反三;四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129-02
随着教材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低级中学语文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自读课文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教学,充分发挥自读课文的作用,切实推动教学论文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讨,勇于革新教学论文,进行了一系列教、研、练活动,并有了一定收获。特撰文与同仁分享如下:
1作用:辅助讲读,促成学生能力提升
中学语文新大纲要求,集中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以践行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把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牢牢围绕“语文素养”,捉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革新教学论文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基于此目标,教材安排上除讲读课文以外,还设计了自读和课外自读两部分课文。
自读,即自学,具体来说,是在教师进行讲读,授人以渔以后,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自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讲读课学到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加以运用和实践,并以中获取新的知识,终极完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因此,讲读和自读体现的是“知”和“行”的两面。讲读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知”。自读则是学后运用的过程,即“行”。自读的讲是为了不讲自会,教是为了不教自懂。讲读为自读提供策略和技能,而自读则检验和巩固讲读时教师传授的语文学习技能。另外,自读是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标,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充分激化学生主体意识,让他们自求自得,使
所学知识、策略、能力有效迁移和扩展。
自读与讲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基础环节,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
2近况:趋于极端,因陈守旧或放任自流
由于一些教师或者习惯于传统的单篇教法,或者由于对修订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不透彻,因而导致了两种极端类型的不理想教学方式。

2.1因循守旧型

一些教师革新教学论文理念不够,教材革新教学论文及培养目标不明,以致因循守旧,不分讲读课或自读课,只要时间允许就一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题解、正音解词、分段讲解、归纳中心及写作特点,处理练习,面面俱到,周而复始。讲读课满堂灌,自读课亦满堂灌。
这一教学方式夸大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2.2放任自流型

既然是自读课,干脆撒手放开,不组织、不引导、不检查效果。有自学能力的学生或许可以提出疑难不足,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漫无目的,浮光掠影,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无以谈起。
这一教学方式流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不正确理解,以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行进行,殊不知,教师的教学经验、知识底蕴及积淀的专业素养都是学生最好的仰赖。正所谓,师作舟辑徒行船。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读,更有助于养成自读乃至自学的能力。
以上两种极端方式主要是对自读课文的地位、作用熟悉不清,没有理解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没有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
3对策:明晰原则,四步革新教学论文教学

3.1明晰原则:举一反三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讨。”语文单元教学的讲读与自读,完整地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教学论述和原则。讲读就是举一,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获取知识的策略。自读就是反三,即运用教师教给的策略和规律,在学习中实践运用。自读课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自读课教学,或者用讲读课代自读课,不但违反教学基本规律,而且也不利于主体作用的发挥。

3.2教学实践:四步革新教学论文教学

第一步:常规练习,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自读课的常规要求必须常抓不懈,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常规要求包括:①预习课文,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借助注释了解作者生平简况及课文背景。②标出课文节次,划分段落层次,扼要教育论文概括段落大意。③浅析各段之间的联系,在阅读自读提示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中心思想。④画出能表达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词、句、段,反复诵读自以为写得出色的语段,并学会点评和眉批。⑤列出不理解的疑难不足。常规要求每节课都要夸大,并留意按照层次序列加以落实。自学习惯的培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加强指导检查,刚开始不宜粗放,宁慢勿快,以后逐步加快节奏。
第二步:巧设提纲,巩固提升阅读技能。
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提纲要根据同类体裁课文的规律性知识,体现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既要突出单篇课文的重点,又要兼顾知识的覆盖面及纵横联系,便于学生思索,鼓励学生自我质疑。比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教学,《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它与《桃花源记》同属“理想社会建构”。学生按照常规要求完成《大道之行也》的初读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应该能够设计出自读提纲。①《大道之行也》中的“大道”精华是什么?②本文以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大道”的要义?③本文以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④常用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归类整理。自读提纲力求有梯度,兼顾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因素。答案尽可能具体单一,便于消化理解。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有着一定差别,初学列自读提纲或处理较难的自读课文,教师应做好示范。示范要定准基点,面向多数中等学生,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拓宽加深内容,基础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
第三步:轻拨重敲,释疑解难促内化。
及时解决学生在自读中的疑难不足。自读课是让学生运用讲读课学来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进行自学实践。起步阶段教师的辅导尤为重要。辅导的形式与策略是灵活多样的。①启发式,比如对《大道之行也》中“大道”精华的理解,可以启发学生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具体理解其在当时的建构作用。这样一提示,不足便解决了。②诱导式,如一个词语的解释,一段文句的理解,不要仅仅告诉学生一个答案,最好诱导他们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③点拨式,比如学生在自读时,对“大同”和“桃源”构建的理想社会的理解及文章借叙寄情的写作手法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其开展知识拓展型探讨性学习,联系如“乌托邦”理想社会来加深理解,以而对其整体印象做一个更好的把握。教师的辅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带有普遍性的疑难不足上,对程度好的学生轻拨,对基础差的学生重敲。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