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五种“别扭”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17682 浏览:804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完整性,甚至是课堂教学的气氛等等也要具有一致性。你要讲叶圣陶先先生的《苏州园林》,却要让学生先念两篇自己的习作,比如《论拾金不昧》《我的宠物》等等,总会让人感到有风马牛之嫌。源头不畅,怎么能够“流长”?
其二,影响和分散了学生的留意力。你先让学生讲一则故事,大家的情感和专注点被故事牵走了。而正在兴致上,你却又忽然转向授课的主体内容,学生自然就会出现心理拒绝现象。即使你强拉硬扯,他们往往还意犹未尽。一些善于驰骋想像的学生,很可能整节课就顺着故事的情节走而“身在曹营心在汉”了。其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三,轻易造成教学浪费。一首古诗,你先容了,也许学生早就知道了。内容上缺乏统一安排,东一斧头西一锤,支离破碎,学生就会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假如“帽子”满天飞,知识就难以形成系统。以形式上看,也不能真正活跃课堂教学,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和累赘。

五、一种刻意创设的“情境”

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课堂案例。一个教师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正好遇上大热天;就进行了所谓的情境教育了,把学生拉到操场上,进行了几千米的跑步。结果有多位女生当场晕倒。连体育教师也说,这样的天气,上体育课也不能这样的运动的。而可惜的是这节课居然还被作为优秀课例发表在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杂志上。
要上《窦娥冤》了,就让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不管里面的对话和唱词多么别扭,也不管和现在的生活有多么远的间隔。要上《雷雨》了,就让学生演课本剧。演课本剧的现象比较普遍,耗时费力,实在,教育不是表演,学生能够理解语言的情感和作用,能够把握作品的写作精华,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况且,有的课文通过所谓的情境教育可能还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真谛,还会带来非教学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让学生怪声怪调地去念,学生感到不安闲,也难为情。但又不能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反而造成了对课文情感的排斥与拒绝。
假如要学习《白毛女》,假如要学习《荆柯刺秦王》等,课堂将是如何的装扮?
情境可以再现,可以想像,学生眼前看不到,不即是大脑没有储存。即使没有储存,也可以利用空间进行再造。这个空间正是学生进展的地盘,我们不能轻易侵占。
教学是艺术,艺术有很多的种类。比如戏剧艺术、绘画艺术、造型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等,但教学绝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艺术的照搬,必须是鉴戒,必须是自然的糅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云长,手提青龙偃月刀,威武无比。但我们要是让学生制作一面关公的大刀,并学着“我哈哈哈”的啼声,那肯定是滑稽的。就连洛阳关帝庙门前的那把刀也是赝品,由于以重量到质量,在汉末都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制作水平。我们象征地演绎一下这样的物品、动作和情境,实在是六个指头挠痒痒——多了一道。
江苏无锡市锡山区表研室214101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