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凸显“文学性”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11230 浏览:459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着一个突出不足,就是语文教学的文学性淡化了,“文学味”减弱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情节,一个个血肉饱满的形象,在某些语文课上往往成了抽象的干巴巴的几条筋;一篇篇出色的文章,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往往被“肢解”成支离破碎的一段段、一块块。至于那引人入胜的意境,前后贯通的语感,独具匠心的体现手法,富有个性的语言特点等等,也已所剩无几乃至荡然无存了。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初中语文教学要不要讲求文学性?笔者以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把“人文性”(文化性)作为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夸大了其重要量。“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加强“文学性”教学的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养成。由于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学科教学,脱离了作品特有的文学性,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如同断源求水、折本,怎能取得满足的效果呢?对于初中生,语文课既要向他们传授语文知识,又要给他们文学熏陶,二者不可偏废。所以要这样做的理由,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这是作品的内容本身所决定的。
综观初中语文教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或写景状物,或记人写事,或抒怀言志,或感时明理……真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构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长廊。看海燕(《海燕》)、观雪(《雪》),战斗豪情萦胸间;望长城内外(《沁园春·雪》)、听黄河咆哮(《黄河颂》),美丽河山呈眼前;悟紫藤萝(《紫藤萝瀑布》)、看行道树(《行道树》),托物咏怀意味长;忆母亲(《我的母亲》)、想父亲(《背影》),人间亲情暖心房。至于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横眉怒对国民党的,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的战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那历经千辛万苦、面对生死考核教学论文现身于科学探讨的斯科特及其伙伴们(《伟大的悲剧》);那敢于冒险、百折不挠,勇于追求自由安闲、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硬汉子鲁滨孙(《鲁滨孙漂流记》)等一个个英雄形象,更是让人肃然起敬、荡气回肠!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孔已己(《孔已己》)、杨二嫂(《故乡》)、奥楚蔑洛夫(《变色龙》)……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永远熠熠闪光。现代作品如此,古代作品亦然。古代诗词且不论,山水游记、人物传记也不谈,就说那议论文,也大都是情文并茂,文采斐然。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对“生于忧患”的论述可谓行文流畅,气势恢宏,褒扬之情,溢于言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寥寥数语,先帝创业之艰难,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之决心,栩栩如生在眼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奏》说:“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在形象的议论中,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
其次,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所决定的。
初中语文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了解必要的文学常识,而且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育应重视“熏陶感染作用,留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应该用文学氛围去感染学生,用文学情趣去陶冶学生,用文学形象去激励学生,进而把学生一步一步领进文学的殿堂。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加强文学性,增强吸引力?笔者以为可以以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笔者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是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我们阔别家乡、阔别亲人到这里来上学,时间长了肯定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吧?当我们看到与故乡相似的某一景物,比如一条小河、一棵大树等,这种思乡之情往往更强烈,这就叫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我们也常常在作文中抒发这种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作者正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构成的这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一个长期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仅一、两分钟时间,学生便进入了乡思乡恋的情境之中,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以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创设情境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切不可千篇一律,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具体实际。同时,应尽可能地与当前的形势及重大事件结合起来。创设情境,自己首先要置身于某一种情境之中,或清新优美,或崇高壮美,或深沉悲愤,或诙谐幽默……否则,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2.语文教学同文艺欣赏相结合,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广的思索。

文学作品同其它形式的艺术作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小说可以改编成电影、电视、戏剧,一首诗谱上曲子就成了一首歌曲,根据其内容和意境还可以创作出一幅画。我们在教学某些文学作品时可以由此及彼,互相参照、互相比较以突出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笔者用多媒体把《长征》这部电视剧中吟诵这首词的片断放映出来,通过对这个生动场面的直观感受和对词的意境地浅析,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感染。于此同时,笔者还向同学们先容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演唱《沁园春·雪》时的动人情景。当唱到这首词的下片时,演唱者情绪高昂、四溢,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趁热打铁,笔者放了这首词的录音。听着听着,同学们有的点头,有的默叹,有的赞美,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山河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完全融入到当中去。笔者把电视、歌曲和词的讲析融于一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通常都包涵着积极健康的感情,正确鲜明的观点,别具一格的构思,引人入胜的情节,独具特点的细节,无懈可击的论据,栩栩如生的人物……而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就显得非常重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佳作语言优美、琅琅上口,而且各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像大海的波涛,奔腾澎湃;有的像小溪的流水,潺潺有声;有的如奇峰突起,峥嵘陡峭;有的如一马平川,坦荡无垠。它们或清新明丽,或刚健雄浑,或婉而多讽……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极富体现力,既有一种淡妆素抹的朴素美,又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诗意美。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丰富的感情融会在细腻的笔触之中,“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如《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除了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外,此处单是着一“闹”字,何其生动传神!首先,“闹”字与下文的“飞”不相重复,并且蜜蜂的多也体现出花的香和花开的茂盛,而且蜜蜂也渲染出一种喧闹的气氛,使得嗅觉,听觉,视觉上都得到了微妙感受。“闹”字拟人化了,更形象生动,写出了蜜蜂的顽皮。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一个有多种因素构成的母系统。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创造新的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策略,我们就能把初中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韩君江苏省沛县第三中学2216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