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进展思维五法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18232 浏览:82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练习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进展学生的智力,必须注重培养和进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进展,相互推动教学论文。因此,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进展学生的思维,把进展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生的能力,进展他们的智力,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试就语文教学中进展学生的思维的策略谈一些粗浅熟悉。归纳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

一、鼓励质疑,激发思维的兴趣。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学习的过程就是知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学一篇文章,学生能提出疑难不足,就说明他动了脑筋,有求知的。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首先要讲明问的好处。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并列举一些他们身边的同学由于质疑而进步的实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其次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发问者,哪怕问的不足很简单,或根本就没有作用,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认真作答,或下课给予回答,并留意引导学生如何质疑才有作用。要教育班上其他同学不能取笑提问的同学,留意保护这些学生“问”的权力。教师还要及时表扬大胆提问的同学,激发学生质疑的信心。
在教学中,我尽量把侧重点以“教”转移到“学”上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每教一篇文章,我都先要求学生自己预习,通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字形,理解字义、词义;通过独立思索,以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作好预习笔记,把自学后仍然不得其解的难字难句作上记号,准备质疑。课堂上,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引导他们议论探讨,最后由师生共同作出结论。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学生提出了不少不足:刘兰芝被婆婆休回家,她为什么还要拜别婆婆?临行前她为什么要精心装饰,“事事四五通”?……我肯定了学生积极思维、质疑问难的主动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边议,使学生懂得:刘兰芝拜别婆婆,反映了兰芝的知书达理,反衬了婆婆的蛮横无情。刘兰芝临行时精心装饰,体现兰芝临行时的以容镇定,不愿屈服,以此表示对焦母的;也体现兰芝对仲卿的深情与眷恋,她希望给仲卿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通过质疑解惑,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索的兴趣,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层层设疑,培养思维的习惯。

课堂“互动”,应体现教学自然,少点牵强附会,多点思维灵性,设问要有层次,层层设疑,处处悬念,环环相扣,让学生进入“愤、悱”境地。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熟悉规律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有意识地设“障”布“疑”,才能引发学生思索不足,使不足“不疑”为“有疑”,又使不足变“有疑”为“不疑”。只要学生思维真正调动起来,能发现不足,提出不足,见仁见智,就是成功的互动,一样能收到理想效果。课堂上提问多,本是好事,可提问没有深层次的思维质疑,满天问,漫天答,学天生了应声虫,原有的思索习惯接近丢失,灵动的思维火花就会被熄灭。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过好五关:理解内容关,浅析结构关,鉴赏语言关,学习写法关,学以致用关。如教《项脊轩志》这篇文言散文时,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大意,标记生字难词,并通过看注释、查工具书和讨论等方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音、形、义。然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索题:“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我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索。结果,大多教学生都能根据这一句话的过渡作用,把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接着,我又指导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喜”与“悲”,编写提纲,把握作者感情脉络。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作者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的理解,我又指导学生以抓细节人手,思索这样几个不足:1.作者捉住了哪几个富于特点性的细节,写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的?2.作者写大母,巧妙地写了哪几个动人的场面?3.写妻子的一段文字,所选细节可谓别具专心。作者为什么要写问余古事、凭几学书以及妻子转述外家小妹问阁子为何物的天真好奇?……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不断拧紧思维的发条,学生逐步感受到细节的感染力。课后,我又要学生学以致用,选取归有光怀念亲人的细节描写的策略进行仿写,体现亲情的主旨。

三、浅析比较,掌握思维的策略。

浅析、比较,是进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策略。通过比较,温故知新,广思博取,在同中见异,以异中求同,这样就能举一反三。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把阅读对象和与之相似的材料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即为同中见异。我也常常把阅读对象和与之差别很大的材料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即为异中求同,它是比较阅读的重要策略。在材料的对照阅读中,以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某些规律,进而归纳、概括出某些相同的思想主旨、某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规律等。这个活动首先要求老师要善于组织和利用材料,为学生多方面选取课内的或者课外的有价值的比较性阅读练习的材料,不然比较阅读活动就会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思维练习价值。其次,老师要善于点拨和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两篇文体风格、思想内容、体现技艺教学论文、文章结构等方面差别很大的文章进行浅析、比较、综合、归纳,最后得出它们在以上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的相同点、相似点。这样的异中求同往往更能感知和发现材料中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例如,我在讲授李清照的婉约词《声声慢》时,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所学过的另一首婉约词《一剪梅》,让他们对所选出的相同的信息进行分别理解,把握相同之下的不同内涵。如:两首诗都写到了“秋”的意象,《一剪梅》中,“秋”由“红藕香残玉簟秋”点出,《声声慢》未直接点出“秋”,却可以“满地黄花堆积”一语看出。不过前者之秋,只是凉秋(“红藕香残”、“轻解罗裳”),后者之秋,却是冷秋(“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秋凉与秋冷,心凉与心冷,略一品尝,便知况味全异。李清照除了创作婉约词,还有不同于婉约词风的豪放诗词文,找一找比一比。例如诗歌《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歌颂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愿逃往江东苟且偷生的英雄气节,讽刺南宋朝廷在金人南侵后窝居江南的妥协逃跑政策。

四、启发联想,开拓思维的路子。

联想是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再想到更多的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与记忆有直接的联系,记忆储存中的各种形象、概念、思想都可以建立联系,造成联想。记忆材料愈丰富,联想也就愈丰富。但是,联想不限于记忆,它还渗透着思维,可以用联想来开拓思路,探讨不足,寻求解决不足的各种可能,甚至获取创造性的答案。正由于如此,联想被誉为聪明的桥梁,很多创造性思维成果都是通过奇特的联想而获得。刘勰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这里所说的“联类”就是联想。联想是无穷丰富的,极其自由的,由一个事物生发开去,就有可能造成联想的网络,心理的系统,获得多种多样的创造性构思和答案。
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联想,要善于利用联想的规律,进行各种形式的联想练习。联想的基本规律是相似律、接近律、比较律,联想的基本形式是相似联想、接近联想、比较联想以及比较复杂的联系联想。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练习手段才能逐渐形成。例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就启发学生由作品主人公刘和珍联想到我国今天的爱国志士们;教学《失街亭》,就启发学生由小说的主人公马谡死守教条,狂妄自大,联想到如何引以为鉴,谦虚谨慎;教完《美腿与丑腿》后,指导学生理解:美腿与丑腿在这里是两个象征,人们对它们的关注,显示了这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然后引导学生熟悉悲观的人生态度会给人带来的危害,告诫那些悲观的人必须改掉自身的恶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以《读有感》为题进行作文,说明一个人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对人、对事、对物的不同观点,是这些导致了他对人生的“苦与乐”的不同感受。这样启发联想,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向更广阔、更深刻的方向进展,写文章就不愁打不开思路了。
总之,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能为语文学习通向创造之路架起座座桥梁,终极达到创造的境界。

五、适时诱导,提高思维的程度。

随着思维的进展,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亦越来越强烈,这样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随之适当地在教学中增加信息浓度,讲究教学浓度、扩大信息容量与缩短教学时间的彼此渗透。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利用教学机制,把握学生的最佳接受状态,因势利导,适当增加语文教学的深度难度,以提高思维的程度。例如,在温习文言词语时,我不是在实词、虚词的概念上兜圈子,而是引导学生围绕“怎样推断词义”这一不足浅析、思索,寻求策略。这样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推断词义的策略,而且能以中触类旁通,找出规律性。
为了引导学生深思,我还留意让他们在阅读每篇文章时,都能在“钻、熟、用”三个字上面下一番苦功。所谓“钻”,就是认真思索,认真钻研课文,理解和掌握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词句,了解文章写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所谓“熟”,就是要熟读精思,熟能生巧,温故知新;所谓“用”,就是要善于将范文中的精华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诱导”前加“相机”二字,正说明“诱导”成功与否,关键在“相机”运用得恰当与否。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艰苦的磨练和专心领悟,才能举重若轻地驾驭课堂,机智巧妙地把握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动态,才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流光溢彩。
(潘珍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