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一些感受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15694 浏览:69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相比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一个“死角”,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学生把学语文有三怕编成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把文言文学习排在第一怕,足见畏难情绪之重,而且文言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然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个急待解决而又棘手的不足,笔者以为教好文言文应以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以诵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由于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留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独自弹唱好。
对学生诵读指导要科学、有针对性,要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在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作好指导。每次读的时候都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不管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还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体味情感、感悟意境,都要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导向,以而达到“理解朗读”这一目的。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读着读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领略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达到“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的效果。

二、尝试断句分段,激发学习兴趣

文言文离我们现在的环境相去甚远,古人当时又未断句分段。这几年考试,对文言文的标点又相当重视,我在课堂上加大了这方面能力的练习。在学生初读几遍的基础上,就把无标点、无分段标志的原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试着标点、分段,然后与课文的标点分段比较异同,并且只要言之成理,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可以保存。如在给《桃花源记》标点时,有学生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断句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课文的断句比较,这位学生的断句有道理,也公道,并可见学生在用脑思索,自己在琢磨,读懂了文言文。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学生的思索独立性,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策略避免了老师的全堂硬灌,学生的死记硬背,给了学生思索的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以“两手抓”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文言词汇、句式的积累,又要注重文章结构内容、艺术形式的赏析。众所周知,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正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也仅仅是“之一”。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很多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至于文言文的诗词曲就更具有文学性了。假如仅仅以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就毫无美感可言。同时这些文言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因此,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熟悉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由于学生不了解古代文化和文言文特殊的词法、句法,无法自己独立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更需要老师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策略。但老师教些什么,怎么教,那便是艺术了,有所讲究,更有所忌讳。学生阅读文言文固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决不会像学外语那样毫无根基。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突出三个重点(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议、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定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知识),以促使学生知识类化,积累常用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但不可面面俱到,让学生无所适以。

五、自主阅读交流加强鉴赏能力

在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自主阅读,我教给学生学习步骤:结合资料解说,逐字逐句弄懂语句,勾画出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在课上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互相解决不足,然后提出疑难点;在课堂上公然提出,学生可以回答的尽量让学生体现,确实不能解决的,我加以点拨和指导。这样一来,就转变了过去由老师一人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师生都觉得枯燥无味的单向活动的教学局面。老师传授的是学生想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转化为为自己而学,在学习中学会自己提出不足,自己解决不足。在交流中也锻炼了胆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