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教学革新中要转换角色重新定位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6620 浏览:212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已走过二十多个年头。回顾走过来的路途,有令人欣喜的成绩,也有令人不安的忧虑。欣喜的是业界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已达成共鸣,那就是把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融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练习之中,使他们在增知识、长能力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忧虑的是二十多年的教改固然出现了于漪、钱梦龙、陆继椿、宁鸿彬等“语改”大家,他们的教改成果如春风甘露,使语文教学有了新气味、新思路,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托“教改”之名,行“名利”之实的动机欠健康者,这些人耐不住寂寞,踏不下心,贪洋务虚,搞形式主义、名目翻新、概念游戏。一节观摩课挑选学生、反复导演,蒙骗“取经人”之后却让学生背后“咋舌”。使语文教学走了不该走的弯路。以致今天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不为社会所认可。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近况与时代社会的要求,我们会看到差距是如此之大,教师只对家长负责而不对学生本人负责,为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苦心不惜以扼杀学生个性、摧残学生人格为代价,学天生了听话应命的“小乖乖”。他们没有自己的观点,一切唯师命是以,而时代社会所要求的是有开拓精神、革新教学论文意识、锐意进取的人才,以应对来自世界的竞争。
这一切都昭示着语文教改已进入攻坚阶段,但我们不应仓促上阵,而应深刻反思二十年教改的利弊得失,找准突破口。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认清形势。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高素质人才应是有健康人格的人。这样的人锐意进取、勇于革新教学论文、敢于开拓。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终纵目的。其次我们要探讨近况:语文教学就是教材、教师、学生,前二十年的教改我们总是着眼于课本,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练习上搞“方式”。花样不断翻新,实际上是改标未改本,这方面的探讨有必要深化,但更关键的是“教师”应转过身来面对学生以寻求教改的新突破。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转换角色,重新定位。基于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要:

一、变“园丁”为“学长”

教师曾被誉为“辛勤的园丁”,言外之意是:学生是园丁侍弄的花木,仅就我们的工作态度而言,我们可接受这一称谓;但就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而言,却暴露了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宿弊,那就是我们没给受教育者以人的地位。园丁往往依据自己的喜好对花木“锄”、“删”、“斫”,其结果是“天下之梅皆病”,限制甚至扼杀学生的个性,试想教师把学生当作接受指令的机器、任意修理的花草,哪里还会培养得出有个性的人。长此以往学生只要有耳朵就行了,当学舌的鹦鹉就行了。他们不用想象,无需情感,也不会想象,也不会动情。我们也许为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无所不知而自豪,我们也许为自己被学生奉若神明而窃喜,我们也许为学生对自己俯首听命而自矜,我们也许为自己的不足学生有异口同声的回答而欣悦,实际上这正是教育的悲哀和不幸。
以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为回答老师不足而举起的手,由茂密到稀疏、到绝迹。背后是一个个性遭扼杀的现实,是一个丧失独立思索坐待老师令旨的现实。面对黑板上的一个“0”,小学生会说是太阳、月亮、足球……初中生则说是:句号、圆;高中生则高度统一地说是“零”。以小学到高中学生的想象力、革新教学论文意识不是进展了而是退化了。老师是园丁学生为草木,而园丁又以整洁化一为美,对“旁逸斜出”大肆斫砍,而且砍得理直气壮,砍得天经地义,这都是教师定错了位,充当了不该充当的角色所致。因此教师要变“园丁”为“学长”。
古代称师为先生,学生自然为后生。先生后生皆为生,有理智、有感情、活生生的人。先生后生区别仅是以学时间是非之别,这是赋予学生以人的地位和尊严,这是式教学的条件。定位于学长才能与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才能智仁互见,让学生展示个性,畅所欲言,才能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学生才会向老师倾吐真言,他们才会思索,才能革新教学论文,才会顺其天性地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才会培养出“不拘一格”的人才,老师造就的应是森林而不是“园林”。

二、变“裁判员”为“运动员”

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称他的母校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精神依恋之乡”,他热情奔放,热爱自然,赞美人生,写出了数量可观的脍炙人口的诗文,探究其成功的奥秘,自然不难发现他个性未泯,而且在学校、在语文老师的熏陶下得以进展。我们的语文教学既然认可要造就学生健全的人格,就不应该简单粗暴地搞唯我独尊、唯我马首示瞻、顺我者对、逆我者错。搞得学生不去独立思索寻求答案,而一味地揣摩老师的观点看法。母校要成为学生的“生命的源泉”“精神依恋之乡”,语文老师就必须做学生的知己。
不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吗?语文课文集聪明、情感之大成,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浓缩。一部《三国演义》既为军事学家运筹帷幄增加胜算筹码,也为创造商机拓展市场提供窍门秘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怎强求一律呢?这就要求我们放弃裁判员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品味、感悟那一篇篇集聪明、情感于一体的优美文字,各抒己见、各取所需、互为补充、相互鉴戒。
作为裁判员我们只能执行死的规则,挥舞黄牌、红牌,面目可憎,让人疏而远之;学生也不会把自己的真情向我们吐露,把真实的一面向我们展示。甚或形成偏激、怪异、孤僻的性格,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而教师变换角色成为运动员就可以与学生同场竞技,我们的运动作风、技能技艺教学论文、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没有了不必要的束缚和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就会显现、个性就会张扬。
变裁判员为运动员,语文教师需要放弃简单死板的标准规则,对学生的熟悉观点不能用“对”“错”二分法,应允许对同一不足有不同的见解看法,即使看法是幼稚的、有着缺陷的,也要肯定其优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尊重他的意见,他享受到了独立思索的乐趣,假以时日就会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而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三、变“现实主义者”为“浪漫主义者”

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决定了语文教师不能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不能被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所束缚,尤其不能做“分数”的奴仆。而应该引导学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促使学生“游目骋怀”以求学生深味“视听之娱”的乐趣。语文教师应极力营造课堂“乌托邦”让学生有诗人的浪漫。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有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进展”。依据这一论断,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开掘这样的清泉,就是使语文课成为培养学生灵感的温床,就是把学生引进“山上,目不暇接”的艺术境界,让学生视通万里,思界千载,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丰富创造生活中的美,这一切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变现实主义者为浪漫主义者。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套科学完备的教育评价体制,义务教育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学生家长等方面掣肘,一些人不关心教学的过程而只注重教学的结果,甚至把“分数”作为唯一的硬指标对教学进行评价,语文教师如再去迎合这类人,学校就成为“追求实利残害学生身心的屠宰场”了。语文学科最不宜唯分是求,你越是放不下分数的包袱语文就越没有分数,试想把教材中的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文肢解的七零八落,把成系统的思想篡改得味同嚼蜡,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兴趣你还奢想“分数”吗?把天真浪漫富有朝气的青少年变成循规蹈矩的“老小孩”,把扑棱翅膀富有幻想好奇心的“小百灵”变成人云亦云的鹦鹉还会有“分数”吗?
生活中不能没有色彩,教学中不能没有浪漫,让屈原、李白、郭沫若……走进语文课来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让我们与学生一同感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一同领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夏,一同深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一同审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作为浪漫主义者的老师要有,让的火花去启迪广袤思维,点燃无穷聪明。作为浪漫主义者的老师要敢标新创新、异想天开,切忌循规蹈矩、拘于成见。作为浪漫主义者的老师要冲破樊篱,把语文课堂向外延伸,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沐浴霞光吸吮甘露,在生活中含英咀华,唯其如此素质教育才不至于停留在口头上、大纲中。
总之,为了体现素质教育,教师不应总要求教材变来变去,也不要总在教法上搞“方式”。应静下心来思索:在教材与学生中间自己应发挥什么作用、扮演什么角色、具备什么素质、怎样做才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称谓名实相符。
(作者单位:河北省献县职教中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