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激趣手段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3280 浏览:97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好它将终生受益。对语文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只要教师在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潜心挖掘可利用资源,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持之以恒,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兴趣体验积累表演绘画
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人的熟悉和活动会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正说明了兴趣是求知的条件,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笔者以为,要学好语文首先要激发对语文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渴望。在此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激趣手段,仅供参考。

一、体验生活,热爱语文

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注重实践体验,扩大视野,增加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质,让学生倾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走出课堂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由于“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有一次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我的眼里,学生拿到题目无以下笔。这个题目可以写实指的,也可以写虚指的。我以为不妨以实处入手,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的每个角落,再由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的作文非常理想,有的写了眼里的柏杨树,有的写了眼里的国旗,有的写了眼里的好人好事。当然,还可以在春季带领学生走进乡间田野“野炊”、“踏青”,五月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重阳节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以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的学习布满生活与生命的气味。

二、抄录积累,丰富自我

《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说明了积少成多,可以丰富自我。培养兴趣,可以让学生去背诵、抄录一些出色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课外知识都可以。这样,慢慢积累,在某一天,学生会忽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才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竟如此轻易。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严格要求学生用固定的笔记本摘抄出断、名人名言、诗歌辞赋,并理解性的记忆。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能信手拈来,在平时交往中能出口成章。学生感受到学语文的作用和乐趣,以而更进一步投入语文学习中。

三、角色表演,激发兴趣

一个专心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如同演员表演,每到尽兴之处便能手舞足蹈。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但在课堂上我却完全放开,大胆表演,用我的语言、肢体、神态去激发学生、感化学生,收效甚好。记得在教学萧乾的《吆喝》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吆喝的特点,我扯开嗓子,大声喊道“磨剪子来戗菜刀”,学生听完笑了,也分明表示他们明白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融入角色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公道想象,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体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如:课文《天子的新装》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有趣,是利用角色表演的好素材。在准备好道具后,我先安排小组为单位自行编排之后,再让他们相互比赛表演、相互评判。无论是排练还是表演时,演员们个个兴趣盎然,都很投入。这种借助情境采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言,形成语文能力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其它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四、绘画展示,形象激趣

语文与绘画联系密切。古代文人讲究琴棋字画,在画中往往题写诗句,相映成趣,画显诗章,诗显画神。正可谓“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苏轼赞王维的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这里说的绘画是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勾画画出的写意图。形象的绘画能展示所讲内容的中心意思,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在教授王维《使至塞上》时,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了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我用粉笔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沙漠、孤烟、长河、落日,学生以形象的画面中欣赏到大漠雄浑的景色,以而更加感受到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课文《故宫博物院》是先容故宫布局的说明文,我在上课前精心勾画出故宫的布局图,结果很有实效性。学生读完课文能很快地以图中找到各个宫殿的具体位置,浅析出了说明顺序,见识到故宫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不足。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达到巧用“激趣”学好语文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