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语文教学美育功能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3394 浏览:103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道结合”已经成为语文界不再争论,不再疑问的人所共鸣的观点,而且老师们在教学中也努力实践之。据我所知,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能充分利用教材中那些极其丰富的“道”的材料去熏陶学生,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华民族赖于存活进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老师们都能不遗余力去启迪学生,鼓励学生,以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往往语文课上的这种教育效果还超过了那些空洞乏味的政治说教,它所体现出来的道理往往能在学生的心灵中得到比逻辑论证更强烈的反响。但是,以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简单的“文道统一”就有些失之偏颇,这就是留意了语文的德育功能,却淡化了语文的美育功能和其它诸如性格、意志、识别、鉴赏等方面的教育功能。着眼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做人,不仅做合格的公民,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现代世界公民,这是语文教学基础观、素质观和人才观的重要内涵。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教学育人更负有特殊任务和复杂任务。这是由于语文学科既不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不像政治、历史等学科那样其知识本身和教育就是“说道”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科的上风,切实打好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基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认知、情意、审美、思维等功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个性心理、审美等方面素质同步和谐进展,这应是当前语文素质教育中认真审视、思索、探讨的立足点。由于我们今天要培养的不仅仅是未来的专家或一个劳动者,还应是一个和谐的具有时代进步特点的人。
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列为教学目的之一;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改“审美观”为“审美情趣”,使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得到了正当教育论文地位。《中国教育革新教学论文和进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进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熟悉,发挥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这一重要指示为语文教材渗透美育提供了论述依据。新近颁布执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第二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这样写道“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推动教学论文德、智、体、美的和谐进展。”《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夸大了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量和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智力进展。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以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就是要把文化的有益部分转化为个人的主观精神。别林斯基说过,人在精神的幼年时期,不过是美好的灵魂。中学时期就是人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要;求知欲旺盛、可塑性极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为此,应该也必须为他们打一点“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发育精神以终身受益。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美的魅力,通过“美”的教学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自然义不容辞。
美育教学的基本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观念和人生志趣,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与美的心灵,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无不包含着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渗透着人的审美体验,体现出人的审美倾向。语文审美教育过程重在熏陶感染“创设情境”、“寓教于乐”,达到强化与推动教学论文智育、德育的功能效应,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育人任务。
审美教学的基本环节:着眼于课本,即以整体上把握每一篇文意入手,进入对课本之外的精雕细刻的艺术化设计,再回到课外鉴赏和创造美进行体验和实践,毕其语文教学的四功于一役,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练习和情操陶冶熔于一炉。
课堂教学:一以贯之美的教育。语文教材中有70是古今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大的美学价值。本着语文课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等审美教育。具体讲就是:通过智育“知”的传授达到“真”;通过德育“理”的阐述达到“善”;通过美育“情”的感染达到“美”。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学习语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全过程构成是这样的:学生先以对书本语言材料的认知获得对作品所描绘的客观世界的感性熟悉;再由对其中作用的诠释理解上升到理性熟悉,以而获得善恶是非的道德评判,最后升华到弃恶扬善的道德情感即达到道德感化的极致。同时,也是文学审美过程的极致。不丢脸出,在这一过程中,对语言材料深层含义的诠释和理解是关键的中间环节,假如把教学过程止于对语言材料诸如字、词、句的认知及其结构形态之类的浅析,就不能使学生获得道德情感教育,也必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缺乏审美体验而感到索然无味。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等语言形式的学习和掌握是必要的,但决不是全部目的,不恰当地片面夸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价值,势必削弱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使语文教学步入误区。例如:我教诗歌,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洛夫《诗人之镜》),学习它,可以“使人心不死”(叶嘉莹语);我教散文,“散文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最直接的语言文学形式”。不是吗?秋天的梅雨谭到了朱自清笔下,丝绝不见萧瑟寂寥,有的都是春天般的勃勃生机,奇异可爱,令人惊诧。为什么呢?就是由于作者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活力倾注进了梅雨谭。这是对青春的放歌,对生命的礼赞!感悟语言所浸润的情感,活泼的学生与作者无拘无束地对话,同“人格美,意境美”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其美的效果是所谓移步换景,铺垫衬托那种拷贝复制式的理性浅析无法望其项背的。
课堂氛围——美的享受,课本之外——美的外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情,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进行一以贯之的艺术化情境创设和教学设计,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让课堂布满“故事”,布满艺术情趣,让课外同样布满美。
我是这样进行教学实践的:第一,创造教学艺术氛围。《学习的革命》一书以为,“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固然,我还做不到课堂上“围炉夜话般的宽容随性”,但是我力争使我的课堂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似乎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叶圣陶语)。我以不居高临下讲析,也不许学生唯唯诺诺回答,老师的答案,学生可以说“是”,同样可以说“不”!这是一种审美的氛围,融化在自由平和的氛围中,师生都有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于是,语文课如春风化雨,学习语文轻轻松松地成了何乐而不为的享受。第二,讲究课文教学设计:朗读要声情并茂;讲解要妙语如珠;提问要别开生面;迁移要开合自如;点拨要精辟警策。我特别留意每节课的开头和结尾,即开课能引人入胜,结尾能产生章回小说式的吊胃口效果,有个饶有兴味的“兴趣伏笔”。例如:春天里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已》,我是这样告诉同学们的:春天是这般美好,可是孔乙已是一个永远生活在冬季里的读书人,他一辈子没有感受过春的温暖。同学们信吗?如若不信,请读《孔乙已》。引发学生产生一种布满了强烈学习期待心理的内驱力,以而滋生出特殊的审美感情,感受到语文教学富有灵机的神奇魅力。第三,重视引导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厌烦语文课的同学,一拿起《花季,雨季》便爱不释手,一接触张爱玲,金庸便乐不思蜀,我就尝试着引导学生在他们最受欢迎的课外阅读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首先我自己提前阅读一些高品位的好书美文,然后带领学生去欣赏苏东坡,接触钱钟书,靠近余秋雨,走向周国平……去体味那些抒写真情,感悟人生,寄情山水,醉心文化的格高境阔的文章,既启迪聪明,更滋补精神。教学实践证实,用不了多久,学生便会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而对语文课情有独钟。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